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人献礼建党百年
2021.03.29
专题报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多地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相关活动,学习党史,重温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共筑中国梦,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河南省 2021年3月14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全省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及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共同打造的“百工献艺庆百年——河南非遗讲述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线上展览在“河南非遗”微信公众号开展。 主办方通过精...
查看更多
高质量推动非遗振兴 湖南召开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
2021.03.29
地方新闻
3月26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常德召开,总结回顾“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出席并讲话。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代惠致辞。 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常德召开 “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人,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2项,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
查看更多
2021年山东省非遗重点工作会商会召开
2021.03.26
地方新闻
3月24日,山东省非遗重点工作会商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对2021年各项非遗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具体对接、具体推进,与会人员进行了讨论交流。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俊海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做好2021年非遗工作至关重要。会议明确,2021年山东非遗保护工作将强化系统性保护,以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
传统文化
保护传...
查看更多
【非遗进校园】河南伊川: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
2021.03.26
专题报道
2021年3月24日,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实验小学举行“非遗进校园”活动,庆祝非遗项目泥塑成为该校社团课程,这也是该县非遗项目首次走进校园。 实验小学举行“非遗进校园”活动 魏冉 摄 2019年,泥塑被列入伊川县第五批非遗保护名录,现年71岁的张学章是该县泥塑项目传承人,他自学泥塑30余年,手下的佛像、人物肖像、胖娃娃等,个个活灵活现。 泥塑课堂 张学章(中...
查看更多
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有多长
2021.03.25
专题报道
“旌旗招展,战马飞奔,格萨尔王带领将士南征北战的场面在我脑海里清晰可见。”今年31岁的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格萨尔研究学者、我国第一个研究生毕业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斯塔多吉说,“每次说唱,我都仿佛置身沙场,将梦境中的精彩变为现实说唱。”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传颂千年的藏族传奇英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征战史,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也被称为世界上篇幅最长、规模最大、唯一“活态”的民间文学作品。 西...
查看更多
传承非遗 感受黔西南布依蓝的魅力
2021.03.25
专题报道
编者按 布依蓝是布依族服饰的代表色,是布依族独特
传统文化
的结晶。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将那些远古流传下来的手艺视若珍宝,在对抗时间的洪流中,他们“固执”地留住了旧时“蓝染技艺”的美好,也为传承非遗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让非遗向未来延续 3月20日,明媚的阳光洒在万峰林下的油菜花上,处处熠熠生辉。坐落在万峰林乡愁集市的八音堂迎来了一群人,他们围坐在桌边,手中拿着笔或刻刀,专注地临摹图案、刻画模板,原...
查看更多
【非遗进校园】种药植、体验飞针!当小学生遇上中医药非遗...
2021.03.24
专题报道
“哗!太神奇了!”“我也要试,选我,选我……”3月12日,当非遗项目“岭南陈氏针法”的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陈秀华教授亮出手中银针时,旧部前小学四4班的气氛瞬间燃爆。这套神似武林高手“暗器”的银针,在他们的校外辅导员陈秀华教授手中,华丽变身为治病救人的神器。陈秀华手中飞针的“绝技”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争相举手要求亲身体验。 在这场特别的中队活动之前,孩子们还和学校的师长、省中医院陈秀华团队的中医专家们一起,在校园里亲手种下了一...
查看更多
非遗“赶潮”:“牵手”旅游 跨界“圈粉”
2021.03.23
专题报道
当非遗“牵手”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春暖花开,全省各大景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不少旅游景点走起了“国风”路线,推出了一场场“国风秀”。在这其中,非遗文化也跟着“潮”起来,跨界“圈粉”无数。 随着文化与旅游不断深入融合,非遗与旅游的“牵手”水到渠成,全省各大景区在引进非遗项目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收获颇多。滕王阁下彩龙腾舞、婺源傩舞花间起舞、采茶戏唱响茶海……如今,非遗进景区已成常态...
查看更多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是世界最多的?
2021.03.23
专题报道
沿着陇海兰新线铁路一路往西,江苏的昆曲、南京云锦,甘肃等地盛行的花儿,新疆的玛纳斯……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保留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以及与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随着2020年12月太极拳和送王船申遗成功,中国已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习近平: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
2021.03.23
要闻
习近平察看武夷山春茶长势: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 22日下午,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听说近年来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习近平十分高兴。他指出,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
查看更多
1
235
236
237
238
239
47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