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大暑
搜索
要闻
开幕式会场 10月17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开幕式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四川省省长尹力和成都市市长罗强分别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埃内斯托·奥托内发来祝贺视频。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宣布非遗节开幕。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致辞(来源...
查看更多
要闻
原标题:第三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会议在津召开:从年画开始为民间艺术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自本世纪初至今二十年间,中国的文化界和政府分工协作,对民间文化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抢救和保护。在这样一个深厚与扎实的基础上,学界下一步应该做什么?”10月16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会议”上,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向学界提出,要为每一项重要的民间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开渔节开船仪式 游客在中国渔文化艺术村体验鱼拓 (原标题:东海潮声起,开渔啦!) 初秋的东海,空气里已经渐渐褪去了潮热,烟波浩渺的大海张开臂膀,拥抱静静停泊在海边的船只。日前,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石浦港的另一侧,码头上彩旗猎猎,渔民们敲锣打鼓、舞龙舞狮,2000多艘渔轮鸣响汽笛,起锚开船,共同奔赴东海——历经4个半月伏季休渔的象山渔民,迎来了一年一度开渔的日子。 “人家住...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14日,北京市文旅局、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中央美院共同在恭王府博物馆发布了全国首张非遗传承人专属卡和首套北京非遗主题联名卡(1+7系列)。北京非遗借助银行卡的小小卡面得以在更广范围内传播,合作各方也将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拓展非遗+金融的功能,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广及非遗保护插上金融的翅膀。 全国首张非遗传承人专属卡由中央美院郝凝辉教授设计,卡面为黑色,主画面是一枚指纹。这枚指纹的原型来自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
查看更多
要闻
开幕式现场演出 古老的长调民歌、神奇的呼麦艺术、奔放的马头琴演奏……2019年10月12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举行,拉开了“守望精神家园——第六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大型公益交流活动的序幕。 此次交流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联合主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24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井冈山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茨坪体育场内旗帜飘扬,歌声嘹亮,人流如织。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吉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承办,井冈山管理局旅游管理处、井冈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各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9年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宣传活动月启动仪式及井冈山主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以...
查看更多
——2019年度第三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侧记
专题报道
9月22日至9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宁夏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2019年度第三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宁夏银川举行。119名来自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训学习,共话非遗保护与传承。 在交流中碰撞 此次培训课程设计重点围绕非遗保护政策理论、传承人权利与义务、非遗传承与创新、品牌推广与网络营销等内容,通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西非遗成就展上的天琴表演 “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西非遗成就展上的独弦琴表演 “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西非遗成就展上的花竹帽技艺演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壮乡儿女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老、少、边、山、穷...
查看更多
十大优秀实践案例揭晓
要闻
《非遗映初心》宣传片(视频时长:3分40秒) 9月20日,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表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9月20日,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指导、中国青年网主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协办的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表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揭晓了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非遗保护专家刘魁立带来一场“非遗映初心”主题讲座。文化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春秋时期山戎民族创造的秋千,侗族、壮族、仡佬族传承500余年的花炮,在生产生活中应运而生的高脚马、独竹漂、打胡墼……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创造了数量庞大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们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在民间沃土中活态传承、历久弥新。 9月8日至9月16日,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全国民族运动会”)上,珍珠球、蹴球、押加、龙舟等17个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