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15期
2018.08.13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5期:2018年7月30日—8月12日 本期信息一览: ▲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决赛入围选手名单公布 ▲ 非遗记录成果梳理和遴选工作培训班在京举办 ▲ 四川发布《四...
查看更多
清凉世界出手中
2018.08.13
专题报道
中国素有“制扇王国”之称,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扇子。从古至今,扇子一直备受国人喜爱,除了作为扇风引凉的器具,更与其雅致精巧、具备抒情寓意的艺术风韵分不开——于扇面上题字作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喜欢“题扇”“画扇”以抒个人雅趣,互赠扇子并在扇面上合作书画更成为文人间的一种雅事。扇子不仅成了中国书画创作的重要载体,更凝聚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复杂的制扇技艺,也让人们领略到精细玲珑的扇子背后,制扇匠人...
查看更多
“盂兰文化节”将在香港举行
2018.08.13
要闻
第四届“盂兰文化节”将于8月24日至26日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行,通过抢孤竞赛、盂兰文化历史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向香港市民及游客推广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
。 “盂兰文化节”活动主办方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陈幼南表示,总会从2015年开始连续4年举办“盂兰文化节”,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希望有更多香港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参与其中,将盂兰文化孝于亲、慈于众的精神内涵带给全世界。”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副局长陈积志表示,香港潮州团...
查看更多
老字号里话非遗:中国景泰蓝第一家——北京市珐琅厂
2018.08.10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文明世代相传,创造了丰富的商业文化。老字号作为我国传统商业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广泛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医药、居民服务等众多行业,其拥有的专有品牌、传统技艺、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不仅是我国优秀
传统文化
的集中体现,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老字号里话非遗”系列专题将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涉及的中华老字号及其相关内容,详细介绍这些老字号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传统,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示特色技艺,解读品牌精神,让读者进一步了...
查看更多
流光溢彩自相依景泰蓝:方寸间的贵族工艺
2018.08.09
专题报道
1951年,著名学者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抢救景泰蓝的工艺美术小组,希望这一民族工艺得以传承。林徽因常对学生说:“景泰蓝是国宝,不能在新中国失传。” 故宫乾清宫,龙椅周围陈设了很多景泰蓝制品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剌所俘,他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在大臣于谦等的拥立下匆忙即位,成了明朝第七位皇帝,年号景泰,史称景帝。尽管景帝只做了8年皇帝,但以其年号命名的一项特殊工艺,却在...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世界最古老的图书馆亮相
2018.08.08
要闻
8月8日,中国
传统文化
国际巡展的开篇首展在全世界最古老的图书馆——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精彩亮相。“文化越古今”——生活中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和亚历山大图书馆承办,既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上海与友好城市亚历山大省在文化领域的全新合作。本次展览特别选择了世界文明的标志性文化场馆作为展示平台。亚历山大是地中海的千年古城,是...
查看更多
苗族赶秋
2018.08.07
专题报道
图1 苗族赶秋活动现场苗族赶秋,苗语“交秋”,汉语又叫“苗族赶秋节”,是苗族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节日。原由村寨轮流举办,现多由乡镇或者县区举办,秋场设在“立秋”这天的墟场点。秋日来临,收获在望,欢庆丰收,古来有云。赶秋之日,十里八乡、四村五寨都要组织队伍参加,人们放下手中的活、卸下肩上的担,穿着华丽、鲜艳的苗族服装,数万余众前前后后、来来往往游行于秋场。苗族赶秋集歌舞、祭祀、体育、娱乐于一体,集中展现了苗族的宗教文化和民俗
传统文化
。随...
查看更多
“中国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记第12期东盟—中日韩(10+3)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2018.08.07
专题报道
学员参观哈尔滨文庙学员体验皮影戏表演 多彩非遗展示了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正为他国非遗保护事业提供着智力支持;搭建东盟—中日韩(10+3)非遗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动非遗保护合作的落地。 7月26日至8月3日,第12期东盟—中日韩(10+3)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讨班在北京、哈尔滨圆满举办。来自东盟秘书处、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和越南的23位文化多样性保护特别是非物质...
查看更多
巧木造化意万千——漳州木偶雕刻作品在京展出
2018.08.07
要闻
8月3日上午十点,“巧木造化意万千——漳州木偶雕刻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拉开帷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副馆长刘华彬、漳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曹达湘、漳州市博物馆馆长李海梅、漳州市竹初木偶艺术馆馆长徐强出席开幕活动。开幕活动上,刘华彬、曹达湘分别致辞,随后漳州市博物馆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分别准备了精美的礼物,以祝贺两馆结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幕活动之后,漳州徐家木偶雕刻艺术第八代传人徐翌昕为来宾讲解展览。漳州市博物馆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互赠礼物...
查看更多
“小小传承人”赴澳大利亚文化交流圆满结束
2018.08.07
地方新闻
8月2日,参加“小小传承人”第二季“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澳青少年非遗国际交流活动的演出团队一行在圆满完成交流任务后,载誉回国。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等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迎接,对他们圆满完成赴澳演出任务表示祝贺。“小小传承人”一行在圆满完成交流任务后,载誉回国为进一步提升优秀
传统文化
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今年,湖南省文化厅继续开展“小小传承人”活动,面向全省选拔招募了49名热爱非遗的青少年,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排练京剧、花鼓戏...
查看更多
1
329
330
331
332
333
47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