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
2018.05.03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 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 文旅非遗发〔201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影视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
查看更多
当剪纸“融进”古诗词:非遗技艺还可以这样流传
2018.05.03
专题报道
古诗词,是中国
传统文化
的瑰宝;剪纸,则是根植于大家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两者融和在一起,会有怎样的效果?张多堂剪纸作品《将进酒》这些天,一套《剪影》系列图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按照唐诗、宋词、元曲分类,各自选取24首,然后通过六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巧手,将其以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日前,记者采访了该书作者之一、蔚县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淑英,了解剪纸技艺背后的传承故事。《剪影》全称为《剪影·六位国家级非遗剪纸大师作品系列》,跟以往的一些趣味读物不同,它...
查看更多
我国著名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逝世
2018.05.03
要闻
“‘威震十方的圣主’格斯尔降生人间,大显神通施展法术,把沙漠改造成肥美草原﹐使荒凉贫瘠故乡变成了人畜两旺的人间乐园。”5月1日,曾经以说唱人类著名史诗《格斯尔》而享誉世界的我国著名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在父老乡亲们的追悼中,与世长辞。2007年,曾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新疆文联名誉主席、著名的玛纳斯奇、《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甫·玛玛依一同被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在走完...
查看更多
哈蜜瓜甘甜,刺绣也很甜
2018.05.02
专题报道
(原标题:新疆哈密,以盛产香甜的哈密瓜闻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果实格外甘甜。不过,如今在哈密能带给人甜蜜滋味的可不仅仅是水果——这里的刺绣也是的)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和传承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少原本...
查看更多
让活化石“活”得更好——五音戏的新时期传承与发展
2018.05.02
专题报道
一、 五音戏是流行于山东鲁中地区,以章丘、历城和淄博为中心的地方戏,属于以板腔变化体为主的独有剧种。历经三百年的传承发展,其传统剧目已多达160余部。1935年艺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率领五人组成的戏班(当时的演出被称作“五人班”),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了最早的六张唱片,受到百代公司的盛赞,并赠送写有“五音泰斗”的金字匾额一块,五音戏由此得名,并以此名行于世。2006年5月20日,被誉为“戏曲话化石”的五音戏,被国务院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音...
查看更多
大理三月街
2018.05.02
专题报道
图1 三月街盛会 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大理,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这一街,指的就是大理的三月街。 一、历史渊源 大理三月街始于唐朝永徽年间(公元650年至655年),由传统的庙会演变而成。三月街的产生与佛教传入大理有密切的联系。当时南诏是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东南亚各国素有来往。来自古印度的僧人赞陀崛多在苍山麓讲经传教,收纳信徒,形成观音街,实为佛教活动的庙会,后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贸易集市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会...
查看更多
【“一带一路”非遗项目译介】第 10 期:猎鹰训练术,一项活态人类遗产+弓弦乐器卡曼...
2018.04.28
专题报道
本文为“一带一路”非遗项目译介专题的第10期 译介项目十八 猎鹰训练术,一项活态人类遗产 Falconry, a living human heritage 图1 哈萨克斯坦年迈训鹰者(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项目基本信息 入选年份:2016 申报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
查看更多
文脉颂中华:三峡渔鼓调,传诵长江沿岸的文化歌谣!
2018.04.27
地方新闻
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昌,深入长江沿岸考察。当天下午,在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便民服务室,他饶有兴致地听了几位村干部唱起当地的渔鼓调。照片来源:新华社 摄影:谢环驰、鞠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三峡渔鼓是流行于宜昌三峡区域的民间说唱艺术,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湖北江汉平原的艺术样式。长江流域的渔鼓文化有何“味道”,让我们一起来探秘!图为渔鼓渔鼓调的“前世今生”记者从湖北省...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鼓起群众信心
2018.04.26
专题报道
贵州省龙里县平坡村的苗家妇女在农闲时学习平坡苗族农民画,如今,30人左右的平坡农民画创作队伍每年可创作3000多幅作品,销售额突破50万元。人民视觉 原标题:非遗扶贫,鼓起群众信心(文化脉动·文化扶贫系列报道之一)编者按: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文化,公共文化在扶贫方面责任重大。实施文化扶贫、补齐文化短板,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本版推出系列报道...
查看更多
《传承》:精神的还乡 文化的寻根
2018.04.26
专题报道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如何生活?我们又将向哪里去?这些问题的答案,存在于神州大地一项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中,存在于中华民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中。近期正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通过精心撷取的35项
传统文化
技艺,生动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故事。纪录片娓娓道来,一幅幅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生生不息、绵延传承的画卷徐徐展开,令人神往,令人振奋。 纪录片《传承》采用纪实拍摄的方式,每集单设主题,共七集,分别为《江湖》《绝技》《德行》《师徒》《心传》《流变...
查看更多
1
343
344
345
346
347
47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