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让文化遗产的历史光芒继续辉耀未来——两会代表委员聚焦文化遗产工作
2018.03.14
专题报道
日前,《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电视节目持续火爆,它们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对话历史,展示文物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发展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集中热议的话题。 探索符合国情...
查看更多
“活”起来:让文化遗产走进生活
2018.03.14
专题报道
传统织造技艺竞技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摄影:陈曦) 江西赣州龙南县的祭茶大典上舞龙队在茶园内舞龙(摄影:陈曦) 融入时代 融入生活 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7万项,地方戏曲剧种348个,革命遗址3.3万多处,抗战文物保护单位2194处,列入《世界...
查看更多
雒树刚谈文化遗产保护: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
2018.03.14
要闻
2018年3月13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会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通道”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就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雒树刚表示,做好文化遗产工作,核心就是围绕“保护、利用”这四个字,文化文物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好自己的责任,使我们的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 2018年3月13日,在“部长通道”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就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视频时长约12分17秒...
查看更多
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立场 在戏剧舞台上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018.03.12
专题报道
“十多年来,我们带着原创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出访了27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当地观众热情如潮,赞不绝口。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大剧院演出时,观众们看懂了,时而掌声雷动,时而泪如泉涌。演出结束后,一位观众眼含热泪握住我的手说,‘你讲了一个很好的中国故事,你牺牲了你的儿子救了我们的儿子,救了全国的儿子’。这充分说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立场,才能...
查看更多
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让传统戏曲文化基因根植国人心中
2018.03.12
专题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 “从事传统戏曲工作这么多年,我认为想要更好推广,最重要是我们自身得努力拿出好作品,让青年人爱上传统戏曲。”全国人大代表、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戏曲文化在深耕细作的同时,也要顺应潮流,希望能让带有中国基因的
传统文化
,根植在所有人心中。 弘扬
传统文化
一直是多年来不变的话题。作为传统地方戏曲“承上启下”的重要传人之一,韩再芬认为当下“坚守和守护尤为重要”,不然就容易出现严重的...
查看更多
全国政协委员冯远征:戏曲进校园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
2018.03.12
专题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冯远征(摄影:卢冠琼)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出台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2018年,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戏曲教育走上了“快车道”。这条路,需要的不仅是情怀,更是实实在在的支持与保障。 在冯远征看来,戏曲进校园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灌输,而是针对当代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深入浅出的教授。 “我曾接触过...
查看更多
两会代表谈非遗:唱响中国旋律,绣出时代新篇
2018.03.12
专题报道
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两名全国人大代表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 杜美霜:编剧人才紧缺 代表心声: 建议高度重视编剧工作,将其作为生产出品文化艺术精品的源头,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出台对编剧工作的鼓励支持政策措施,鼓励编剧人员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原型,多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化艺术精品,唱响中国文化特色。 ——杜美霜 在杜美霜的身上有太多的标签...
查看更多
两会代表谈非遗戏曲:在传承中创新,呼唤新时代精品
2018.03.12
专题报道
中国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地方戏,作为活态
传统文化
的表现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地域民风习俗,为广大百姓喜爱。据统计,我国地方戏有300多种,遍及全国各地,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 新时代新征程。对于如何传承地方戏这些艺术百花园中的艺术之花,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澄,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柳琴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得主刘莉莉,感受着...
查看更多
为了艺术追求 他们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三位人大代表谈非遗传承和保护
2018.03.09
专题报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内容。记者采访了三位在北京参加两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说,政府工作报告让非遗传人如沐春风、倍受鼓舞,要争做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
的继承者、创新者、弘扬者。“艺人要有工匠精神”“拉坯是一个手随心塑的历程。”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庞永辉说,“不为别的,只为坚守。”“作为艺人,更需要工匠精神。对于艺术追求,我经历了浮躁到平和的过程。”他说。1994年,庞永辉结束了...
查看更多
文化的力量——传统工艺工作站综述
2018.03.09
专题报道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的绣娘们在刺绣 “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生活得有力量”——这是新疆哈密普通绣娘阿孜古丽的感言。传统工艺工作站,随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步伐,正让文化的力量注入到城市、乡村,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壮大。 为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措施,2016年3月起,文化部陆续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等在传统工艺聚集地设立了10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涉及刺绣、木雕、漆艺、金属锻制、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多个门类。两年来,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站模式在实践中...
查看更多
1
347
348
349
350
351
47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