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08   星期一   农历七月十七   白露 白露
搜索
要闻
七夕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最早源于古人对自然星象的崇拜,经由历史发展,七夕节逐渐成为民众寄托对自由爱情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载体,有着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等传统习俗。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8月29日是七夕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星河入梦 非遗寄情”七夕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情景表演、趣味互动、猜趣味灯谜、非遗市集等形式,让中国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步入中央大厅,只见牛郎、织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成都“守望 传承 未来”——全市青少年非遗传承竞技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貔貅摇头摆尾?”“为什么动作要刚劲有力?”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的操场上,该校貔貅舞舞蹈队已经训练了两个小时,孩子们依然专注,精神越发抖擞。“摇头摆尾是在巡视四方、驱邪纳吉,刚劲有力体现了客家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听到老师的讲解,有孩子轻声重复。 非遗进校园是各地探索非遗传承保护的有效方法,已广泛开展多年,从最初的零星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新疆,这片孕育了十二木卡姆、玛纳斯等人类文化瑰宝的沃土,有着多民族文化共生的特色。通过数字化存档实现技艺永久存续,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打破时空壁垒,利用互动装置让凝结在非遗中的智慧“活”起来……在近日举行的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上,众多科技企业和业界专家拿出了各自的优选方案,希望通过“数字火种”为新疆非遗保护、传承、传播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新展示:输出多元表达 科技与非遗的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数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新疆与各省区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紧密,除了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之间的交流,还积极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民间艺人在各省区市之间参观、学习等,进一步促进了新疆本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提升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8月以来,新疆与援疆省区市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民间艺人的走动愈发频繁,他们在非遗技艺的切磋等方面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杨慧娟在操作杖头木偶表演(摄影:王思超) 互相学习 助力增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非遗项目广泛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从服饰、场景、音乐的浅层植入到与故事情节的深度契合,再到以非遗为主题的影视剧创作,非遗里的文化韵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相关非遗产品的价值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影视剧会成为非遗传承推广的一双新翅吗?台前幕后的跨界融合值得深入分析。 “氛围组”转为“主视觉” 一根银针,十指春风。传统美术、技艺类非遗在影视剧中有较多呈现,尤其体现在古装剧的服饰和重要道具中。姚惠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8月3日,当辽宁省博物馆的最后一道闭馆铃声响起,2025辽宁非遗夏博会的5天欢乐嘉年华落下帷幕。这场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演艺事业交流中心和辽宁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文化盛宴,热辣滚烫,玩出了“文博+非遗+旅游”的混搭组合,沉浸式体验直接拉满。 亮点爆棚 从指尖体验到视觉狂欢,非遗玩出“新花样” 这场盛...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江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赣府字〔2025〕4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有关规定,经各地申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评审,省政府确定“八一起义故事”等88个项目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予公布。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江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赣府字〔2025〕4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有关规定,经各地申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评审,省政府确定“八一起义故事”等88个项目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予公布。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正式确定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该保护区涵盖湖北宜昌的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简称“宜昌片区”),以及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境。其中宜昌片区地处清江中下游,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土家族等民族的文化沃土,吊脚楼营造技艺、土家山歌、打溜子等具有土家族特色的非遗,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例证。 “宜昌片区正打开传统文化的创新视野,让其在广阔的领域开花结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葫芦画、木雕、鱼拓画、羊毛毡手套等,精致的非遗作品琳琅满目;北安柳派二人转、瑷珲玛虎戏、俄罗斯手风琴,精彩的非遗展演轮番登场……为期4天的中俄非遗市集以精湛技艺和沉浸式体验,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体验。 作为中俄文化大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黑龙江省中俄非遗市集日前在黑河市举办。市集聚集了中俄两国55个非遗项目,设置了非遗文创产品展示区、非遗游乐区、数字非遗展区等七大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