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论坛
   西北花儿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西北人民历经千百年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鲜活而广泛地存活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间,是有着无穷生命力的活态的精神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功能。同时,花儿是地处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文化的结晶,承载着多元、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地方性知识,彰显着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花儿的强大传承倾注着以苏平为代表的西北各民族民众和艺术...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开幕式会场全景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亚太中心和江苏省文化厅共同主办,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于2017年4月17日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班。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江苏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丽华、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陈飞出...
查看更多
论坛
  原标题: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  核心要点:  ■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征、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7年3月24日经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文共六章三十二条,包括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条例》中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代表性项目相对集中的区域应当实行整体性保护,有计划地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保护名镇、老街、传统村落原貌和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贝叶经制作技艺是西双版纳州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  图为贝叶经  原标题:绚丽少数民族非遗盼传承 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开馆  4月13至16日是傣历1379年新年节。新年节前夕,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正式开馆。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馆长岩坎翁介绍,非遗展厅面积800余平方米,以文字表述、图片展示和实物展出等方式呈现西双版纳州绚丽多彩的非遗文化,文字以汉、傣双语表述,拥有非遗相关实物100余件。    非遗展厅共分为5个部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叶少兰、孟广禄主演的京剧“像音像”剧目《壮别》录制现场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这是继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计划”和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要求“做好京剧‘像音像’工作”之后,中央层面关于“像音像”工作的第...
查看更多
论坛
内容提要:本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权权利性质的探讨。在概括介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权利”说、“传统资源权”说、“知识产权”说、“土著产权扩张”说等学说的基础上,重点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与现有民事权利中最为近似的知识产权的差异,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应界定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权利的主张。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权 新型民事权利   不同性质的民事权利具有不同的救济途径和方式,权利性质的不确定意味着法律保护的不可操作性...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关于推进商业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建设银行各分行充分认识商业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筹指导小城镇建设,加强组织协作,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确保项目资金落地,全面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  《通知》的支持范围包括: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是民间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民间文学既是伟大的,同时又是脆弱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民间文学面临着严峻的冲击。近年来,民间文学的整理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被列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级重点工程。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动力,为当代中国人寻找文化烙印,为子孙后代留下文化土壤,抢救民间文学的工程正在进行中。民间文学再不抢救,今后就没有了——邱运华谈中国民间文学...
查看更多
论坛
  日前,从文化部公布的《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来看,关于非遗产业化表述几乎只字未提,更多则是聚焦“传承与保护”这个老话题。由此可见,如果非遗要想跟产业化结合起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有效解决好以“传承人”为核心的“老问题”。   必须把“老艺人”特殊人才保护好   众所周知,“老艺人”是民间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主体和最主要的源动力。非遗保护,说到底就是对非遗传承人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