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一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71)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90)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5)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北京文化遗产日活动集中在6月到9月
2008.06.11
其他新闻
北京文化遗产日活动集中在6月到9月 2008年6月11日上午10时,文化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2008年文化遗产日有关情况。 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介绍,今年北京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注重民众的参与。时间集中在6月到9月,横跨了整个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同时,北京地区呈现的是点亮奥运,2008年北京奥运彩灯活动,征集工作从5月已经开始启动了,到那时我们把北京的一些场合用中国的传统的灯装饰起来。第三个是关于剧场演出,从6月8日到9月1日来自全国各省市专...
查看更多
从传统节日看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2008.06.11
论坛
从传统节日看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以端午礼俗为例何星亮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源流久远,有些节日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节日不仅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且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也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不仅是满足各民族社会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天中节”等,南方民间多称“五月节...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养“活鱼”
2008.06.10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养“活鱼” 新华网济南6月10日电(记者 王海鹰)6月14日是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近几年,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空前重视,有的忙着申遗评奖,有的忙着举办论坛……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病是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一些地方热衷于申报,其意不在保护,却在争取国家下拨的保护经费;有的为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强行制造“民俗”;还有的地方申遗是为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把...
查看更多
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8.06.10
论坛
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刘守华 2006年新年伊始,我们就迎来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件大喜事,文化部公示了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批推荐保护名录518项,其中湖北省占了20项,随后又在北京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使人们眼界大开。当下又值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向前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8月,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订的《保护非物...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急需补上地震课
2008.06.10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急需补上地震课■地震后的文化遗产保护 编者按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是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转眼间,今天距离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已整整三年。 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诸多文化遗产刚经历地震破坏之后的特殊时期,在首次被纳入法定节假日的端午节刚过去二天天的今天,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6月14日)即将到来的前夕,如何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
查看更多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
2008.06.06
论坛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朝戈金 记者:近年来一直听到国际人文学术界大力宣传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主张。这个说法现在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您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又是一直关注这个问题的学者,如何看待文化多样性问题成为热点? 朝戈金:学界和社会各界对“文明冲突论”和“新帝国”理论先后引起的轩然大波至今记忆犹新。其实,恰恰是这种...
查看更多
专家建议将端午习俗与屈原故里联合申遗
2008.06.05
其他新闻
专家建议将端午习俗与屈原故里联合申遗端午节龙舟竞渡是南方水乡地区一年一度的盛事 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 今年的农历五月初五(6月8日)端午节将首次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日。民众终于拥有一个法定的闲暇时间,来继承与体味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民俗,学界知识分子们则对端午节再度展开追根溯源,思考其背后蕴含的人文价值。一些专家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对端午,一方面需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一方面仍可对端午节进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 汨罗市屈原纪...
查看更多
绵竹受灾群众以特殊方式迎接端午节
2008.06.05
其他新闻
绵竹受灾群众以特殊方式迎接端午节 “抗震救灾需要‘爱心"来奉献,端午传统需要‘艾叶"来延续”,今天下午,成都市锦里古街的一份倡议书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8日就是端午节了,他们会将义卖粽子、艾叶等所得钱款捐献给灾区,并向灾区群众及时转送市民捐赠的粽子、咸蛋等食物,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虽然我们和灾区群众不住在一起,但我在祈福卡上写下了对他们的祝福,希望他们早日走出困境、重建家园。”来自成都市武侯区的刘先生说,“这是我第一次在端午...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贵州民间手工技艺传承现状为例
2008.06.04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贵州民间手工技艺传承现状为例杨晓辉 贵州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包含了染绘、刺绣、编织、雕刻、陶艺、金属工艺等门类,其特色鲜明,风格突出,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精湛的手工技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经济等原因,贵州原生文化形态保存较为完好,至今仍在许多地区继续发挥作用,对当地群众生活仍有较大的影响。面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有效地传承、保护和发展,是一个需要科学、慎重地对待的问题,也是当...
查看更多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2008.06.04
论坛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彭岚嘉 文化遗产观念的演进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过去的生活中产生、使用、经过历史汰洗留存到现在并且应该被传诸未来的一种共同财产。这种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与人类的文化感情、群体认同和民族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文化遗产的观念也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而演进变化着。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查看更多
1
721
722
723
724
725
74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