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3 星期三 农历六月廿九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71)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90)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5)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藏语文在传承发展中走向现代化
2008.04.01
其他新闻
社科院民族学专家表示中国藏语文在传承发展中走向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4位民族学专家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长期从事中国民族学研究,特别是藏学研究的人员,他们见证了历史悠久的中国藏语文在传承与发展中走向现代化。 来自藏区牧民家庭的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扎洛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最高社科研究机构――社科院进行了5年古籍整理工作,后来在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他每年不仅要到全国的藏区做一个月以上课题研究,而且...
查看更多
盛世春天两清明
2008.03.31
专题报道
盛世春天两清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杨谈清明节的文化含量梁永琳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国务院颁布新的节假日放假办法以来,3个新增放假日的第一个。面对“新”清明的第一次放假,我们应该如何过?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它的文化意义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杨,请他谈谈有关情况。 香港舞蹈团表演的舞蹈《清明》 宋 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局部) 记者:一提到清明节,人们都会下意识地想起杜牧的那首《清明》诗,特别是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
查看更多
[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靠啥传承?
2008.03.28
其他新闻
[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靠啥传承? 新华网甘肃频道3月28日消息,据报载,甘肃省兰州市决定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放用于生活和医疗的政府补贴。经过评选,目前已有部分传承人领取了3600元至4800 元不等的补贴。今年下半年,该市还将为第二批传承人发放政府补贴。 该补贴不搞终身制,实行年度评选和发放,传承人要与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以明确其每年在宣传、展览演示及收徒传艺方面的工作量,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民俗专家:清明节不仅限于扫墓
2008.03.27
其他新闻
民俗专家:清明节不仅限于扫墓 新华网郑州3月27日电(记者桂娟 桂涛)在中国即将迎来第一个拥有三天法定假日的清明节之际,著名民俗学家、河南大学教授高有鹏说,清明节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去扫墓,还包括丰富多彩的春日娱乐。讴歌春天,尽情欢乐,保持身心健康,也是清明节的重要内涵。 高有鹏曾经提出保卫春节、保护民族
传统文化
。他说,记取祖先的辛苦,缅怀前辈的功德,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如果仅仅去扫墓,清明节的意义,实际上是在被消解。 高有鹏认为,对传统...
查看更多
高校学者解读清明节气丰富文化内涵
2008.03.27
其他新闻
高校学者解读清明节气丰富文化内涵 清明节不单单是扫墓的节日。除了缅怀先辈以外,传统的清明节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还包含着孕育新生命的意思。今年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将成为新假期制度实行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沪上部分知名民俗学专家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清明节放假引起大家关注的,更应该是清明节这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何更好地保存。 清明与农时联系紧密 清明节既是节日也是节气之一。据有关专家称,在《淮南子·天文训》上就有...
查看更多
“勤政清明复清明”的现实意义
2008.03.27
其他新闻
“勤政清明复清明”的现实意义 清明节将至,河南省民政厅日前要求,各殡葬单位不得借清明节哄抬收费标准。同时,为随时掌握祭祀动态,发布服务信息,河南省将首设清明节观察点。(3月23日新华网) 为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文明的清明节,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准备。今年四月,我国也将迎来第一个作为法定假日的清明节。人们普遍认为,国家决定将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对人民群众需求的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查看更多
国务院批准公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008.03.27
其他新闻
国务院批准公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008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2392种, 其中,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14种文字。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
查看更多
“祭黄”大典是否真需要国家办?
2008.03.26
其他新闻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回应质疑 “祭黄”大典是否真需要国家办?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周一波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清明节公祭黄帝陵,是继承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的重大活动,如果交由国家来主持,将能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凝聚海内外同胞人心和力量,激发中华儿女爱国热情。 今年两会期间,李晓东、李冬玉、于小文、王二虎等部分驻陕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建议将清明节公祭黄帝陵典礼升格为国家级祭祀大典”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和众多质疑。周一波的这一表态,正是对...
查看更多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判断问题
2008.03.26
论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判断问题薛艺兵 一、关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判断中的话语权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民间
传统文化
艺术的保护工作除了在“文革”中出现过严重的毁灭性运动之外,一直就没有间断过,只不过以前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新名称。现在,国际上工业化、现代化、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大环境促使联合国和各国政府更加重视这个问题,这是件好事。但是,在保护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古脑儿的什么都保护,这样会形成被保护对...
查看更多
白裤瑶文化:渐去渐远
2008.03.25
专题报道
白裤瑶文化:渐去渐远 日渐远去的白裤瑶文化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因其男子穿白裤而得名。白裤瑶总人口约3万人,其中2万2千多名白裤瑶族人就生活在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 新中国成立前,南丹白裤瑶维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时至今日,白裤瑶乡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其婚俗、葬礼、服饰等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被专家学者称为人类氏族社会的“活化石”。 2006年6月,白裤瑶民族服饰,被列为“国...
查看更多
1
726
727
728
729
730
74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