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大暑
搜索
要闻
图1 座谈会现场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丰泽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暨纪念南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活动于2019年11月20日至30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办。活动内容包括第十三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南音保护传承成果展、纪念南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座谈会三大板块。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不仅是具有充沛文化创造力的民族,更是珍爱文化传统的民族。主要以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文脉绵延不绝的见证,也是中华儿女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西藏自治区的文化发展,得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中国青年网开展了“多彩非遗 相伴成长”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并推举出十大优秀案例。今天中国青年网带大家走进“‘二十四节气’、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实践”案例。 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学生在“半亩棉田”采摘棉花 “翻开那天的日记,我看到了自然的神奇。打开我的绘画本,我尝到收获的甜蜜。亲手播下一颗种子...
查看更多
新书上架
书名: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套装全4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出版作者:曹德明 主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有力见证,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多元文明。《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套装全4册)》以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38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方法为研...
查看更多
新书上架
书名:遗产·空间·新制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出版作者:王巨山 主要内容 本书是教育部课题“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2YJCZH198)结题成果。该成果主要探讨作为文化遗产、社区、人与社会交汇的重要空间——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构建的保护目标区域内...
查看更多
新书上架
主要内容 2019年4月,陈岸瑛编著的《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兴案例研究》一书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支持,是“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传统工艺振兴案例汇编丛书”中最先出版的一部。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是在新的时代形势下、为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就如何振兴中国传统工艺进行的一次总体部署。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趋向个性化、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传统文化复兴...
查看更多
要闻
2019年12月2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全程指导下,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执行团队培训班在湖北武汉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中心及传承人记录团队工作人员共140余人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对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将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自身在传承实践中掌握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当年俗逐渐成为回忆,曾经满载着祈福、洋溢着喜庆的年画也在这一特定场景中慢慢被略去,从古老年月中穿越而来的年画,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不断更迭的生活场景,该如何重新表述自己、走进百姓的生活,成为当下年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日,一场围绕“新年画·新生活”展开讨论的2020年画传承发展大会在山东潍坊举办,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地的年画传承人、设计师、文创机构、相关学者等与会,就年画振兴的措施、路径等进行深入交流。 对于一直关注并致...
查看更多
论坛
人的行为和活动,围绕人的需求展开。人的需求,无非是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满足这两种基本需求,就变成了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这两个领域,是相互转化的。过去研究经济,从生理角度、经济角度比较多。应该跳出经济看经济,更多地从人、从心理需求发力。 那么,当下中国人的心理需求焦点在哪里? 习近平总书记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点出了中国人心理需求的焦点。这不仅是讲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也不仅是讲农业、农村...
查看更多
论坛
近几年在国家极力倡导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振兴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大力鼓励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匠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忙碌于各种博览会、交易会,展会不断、评比连连、作品依托商业包装,高价辈出;更有甚者,一些手艺人刚入门,就自诩大师,大肆宣传,夺人眼目,曝光频频,新闻不断,好是热闹。 的确,相对于清末的手工技艺衰退,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战争不断,尤其是与20世纪初的景象相比,中国近几十年以来对于手工技艺的保护,取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