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18日,位于临沧市凤庆县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滇红第一村锣鼓齐鸣,“茶和天下·共享非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宣传活动云南分会场活动在滇红第一村正式拉开序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碧伟、临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萍等相关领导出席并参加了当日的系列宣传活动。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进一步巩固陕西省、市非遗保护传承的影响力和知名度。12月18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咸阳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咸阳市文化旅游局承办的茶和天下·共享非遗——陕西省“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咸阳茯茶直播分会场主题活动在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北广场举办。省文化厅和旅游厅副厅长郑晓燕现场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并宣布“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茶文化传承弘扬,做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后续保护工作,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全国举办2022“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在茶园、茶厂、城乡社区、非遗馆、传习所等场所举办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参观、体验、交流等活动。 作为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18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庆典仪式在浙...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焦作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共享太极·共享健康”太极拳申遗成功两周年系列活动在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正式启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耀霞,以及太极拳传承人代表等共同出席了活动,姜继鼎为活动开幕致辞。 活动发布了“全球太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两个结合”中不断焕发中医药文化新生机,不仅是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实践需要,还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坚实基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23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2022年第一届苏陕非遗消费年暨苏陕非遗文创产品联展联销活动在西安市易俗社文化街区顺利开幕。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千里之约 同心同行”为主题,以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展演结合等形式生动呈现苏陕两地非遗文化的魅力。活动邀请的陕西和江苏两地非遗项目包括中华老字号专区、茶叶专区、酒水类专区,另外邀请剪纸类、戏剧类、手工技术类、传统医药类、瓷器烧制类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文化现场展演...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甘肃矿区文广新局、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厅直各相关单位,研培计划各承担高校: 根据中央宣传部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工作精神,按照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关于“文化进万家 旅游迎新春”百日攻坚行动总体安排,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2023年元旦至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全省各市(州)文旅部门及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和社会各界力量...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甘肃矿区文广新局、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厅直各相关单位,研培计划各承担高校: 根据中央宣传部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工作精神,按照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关于“文化进万家 旅游迎新春”百日攻坚行动总体安排,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2023年元旦至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全省各市(州)文旅部门及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和社会各界力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在闲暇之余做点苗绣赚些钱,还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举多得。”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绣娘田茂媛说,自己会技艺、能设计,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当地积极建设松桃苗绣非遗工坊,让4800余人学会技艺、居家就业。 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支持地方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目前,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