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专题报道
苗绣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诗”、中国服饰史上的“活标本”,它就像裹着神秘面纱的女子,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有多少人捏着绣针安静地美丽着呢?不得而知。他们的执着汇聚在一起,将非遗的生命之树呈现在大众面前。 一刻不停地往“理想国”中注入自己这一脉潺潺流动的血液,他们就像是时光里的生命之花,让大众透过苗绣看到东方的世界美、东方的传统美、东方的时尚美。 苗绣图案上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都蕴含着特殊意义 带...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深、实、细、准、效”五字诀牢记在心、见诸行动,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深入开展调研,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4月23日-24日,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组成的调研组就湖南渔鼓传承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赴衡阳县、祁东县展开湖南渔鼓南路调查研究工作。 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3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山启幕。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广西14个市的文旅部门共同发力,出台旅游优惠政策,向游客推出众多集“民俗、文化、旅游、竞技、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新线路产品,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扩大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助力广西文化旅游市场恢复发展。 “桂风壮韵浓”“相约游广西”板块把传统非遗、民族文化、旅游新业态、文创潮玩等搬进青秀山主会场,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文旅互动体验...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遗展示已成为博物馆展陈的重要内容,而且涌现出许多以展示非遗项目为主的非遗馆,成为各民族与地方文化传播及民众参与的有效途径。在非遗展示的实践层面,如何在活态保护与整体性保护原则下,按照非遗类别的形态进行分类展陈,发掘其展示的规律和方法是当下十分迫切的问题。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类别的划分,依据展示性原则可将其综合为民俗类区块、表演类区块、技艺类区块,探讨各区块的点状展陈、线性展陈、面状展陈以及综合性(场景化)、鲜活性(生活化)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5月2日晚8点,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与公众一起相约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九龙口淮剧小镇,漫步山水庭园,邂逅近30项极具江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感受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南北交融和水韵吴风。 《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网络影响力综合指数位列当日晚间黄金档电视节目第一位,社交媒体美誉度99.55。实时收视率1.362...
查看更多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办非遗发〔2023〕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办非遗发〔2023〕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
查看更多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山西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地方新闻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火热进行时,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党委、机关工会主办,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承办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足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党日活动——山西非遗青年说暨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在太原隆重举行。 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殷寄语和关于加强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要闻
4月22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和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2023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暨海峡两岸节气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的“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重要论述精神,以“同根同源——海峡两岸节气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总结和安排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办公厅(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室)主任魏百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新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 四川绵竹年画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繁荣发展的重要资源,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实践和应用场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让“非遗+旅游”这一热点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相较而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门类中,传统美术类非遗更加易于开发、生产和交易,这也使得传统美术类非遗成为丰富旅游商品内涵的主力之一。如何针对门类特色,找准传统美术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