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4月28日,由国家级遗传承保护单位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承办的“2023金漆镶嵌非遗大集暨漆艺年度新品展”启幕。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漆器专业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燕京八绝专业委员会指导,同时得到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协会的大力支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高跷表演 葫芦制作 花丝工艺 皮影戏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仿佛人们身体里的隐性基因。有人说,人们传承历史的方式,就是一起继续创造历史。随着国潮文化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青春赋能非遗,保持非遗在新时空的活力,而年轻人自己也在传承非遗的努力中,见天地见自己。 年轻传承者说 赵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4月,潍坊的天空是让人向往的地方。来自全世界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00名风筝爱好者齐聚潍坊,展翅灵动的凤凰、艳丽的牡丹花、复刻的复兴号高铁列车、变脸的川剧头像等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上被放飞在渤海之畔。 以特色活动贴合现代审美 潍坊风筝扎制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与杨家埠木版年画共同成长起来的,能够代表潍坊的城市文化名片。连续举办了40届的风筝会,让风筝不再是单一制式的可以放飞的玩物。通...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24日,由青海省文化馆主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海下弦”培训班在海东市乐都区正式开班。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是来自西宁市(区)、海东市平安区的曲艺团队、曲艺爱好者,以及部分乐都区的曲艺团队负责人,共计50余人。 开班仪式上,青海省文化馆副馆长冶英生致辞,并对各位学员提出要求。一要严格遵守培训班纪律,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二要认真积极的学习,深入掌握授课内容,全面提升;三要学员间互学互鉴、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四要...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3年4月28日下午,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指导,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和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23年四川非遗大讲堂暨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 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党组书记,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赵辉、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及省委宣传部文化传承发展处、省市场监管局商标处、成都市文广旅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省...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27日,2023年(第三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在海口拉开帷幕。本届“文化周”以“传承 创新 共创锦绣世界”主题,以“锦绣”为媒,整合非遗等文化资源优势,发挥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文化周的非遗传统织绣印染技艺项目精品展在海南省图书馆举办,分“锦绣情缘”“锦绣之路”“锦绣中华”三大主题展区,汇聚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项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湖南省文化和旅...
查看更多
要闻
4月27日,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公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传统村落,多次对传统村落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 具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自然朴实的农业景观、耕读传家的祖传家训、邻里守望的乡风民...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广西贺州瑶族服饰主要有过山瑶(盘瑶)、平地瑶、土瑶三种类型。贺州瑶族服饰受壮族文化、客家文化、土著文化等因素影响,在长期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呈现出近壮似壮、近汉似汉的多元风格,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纹饰符号,以“五色”体系为主的服饰色彩,均衡的纹样构图以及丰富的头饰和辅助配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瑶族服饰经历着从家庭、师徒到课堂并行的传承方式的变化,从义务、生计到文化使命的传承观念的变化以及从线下实体到网络平台的传承媒介的发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近日开幕的2023贵州非遗季“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系列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非遗传承人齐聚贵州省遵义市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游客带来了一场非遗盛宴。据媒体报道,非遗传承人共展示了60余个非遗项目,从迥龙岛看独竹漂表演、亚鲁王廊桥听侗族大歌,到纯裕油坊看皮影戏、炎黄茶馆吃仡佬族油茶……游客齐呼过瘾,这场非遗盛宴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让非遗成为旅游空间中的“重头戏”,现今已成为各地深化旅游开发、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依托。习近平...
查看更多
论坛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让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在重点任务章节中提出,依托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康养旅游。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中医药非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康养旅...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