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新闻聚焦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袁思陶 邢贺扬)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在遗产日前后将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发布。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介绍活动情况...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8年浙江省非遗藏品捐赠仪式活动现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表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筹建浙江省非遗馆作出的突出贡献,进一步推动浙江省非遗藏品征集工作,12月11日下午,省文化和旅游厅在中国丝绸博物馆隆重举行浙江省非遗藏品捐赠仪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出席捐赠仪式,并为王文瑛、冯文土、陈盖洪、吴初伟、张爱廷等21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颁发捐赠证书。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
查看更多
要闻
会议现场 2018年12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共同主办的“东北亚民间游戏文化论坛”筹备会暨“民间游戏进课堂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中国民俗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贺学君,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
查看更多
人物
乔麦在刻板  刘玲子 摄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盛于清,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以精细、秀雅之艺术特色著称于世。2006年,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出生于1982年的乔麦,从事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已经15年。“人生短短几十年,能与它邂逅并将其作为人生事业,是我最大的幸福。”乔麦感慨。作为为数不多志愿从事桃花坞木版年画创作的“80后”艺术家之一,一路走来,乔麦见证了多年来年画行业的起起伏伏,也不断更新着自我认知...
查看更多
人物
 谭广辉在制作广彩瓷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作为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先行者,广州文化之所以蓬勃发展至今,除了承接政策利好之外,更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以广州广彩瓷烧制技艺为例,从该项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40年的坚守中,足以窥见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在广州的发展与变迁。    懵懂入行  恰逢行业辉煌期    回顾从业史,谭广辉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与广彩瓷摸爬滚打的40年竟与改革开放的步伐如此合拍。    广州西关有五宝,“三雕一彩一绣...
查看更多
论坛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藏医药浴法”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藏医药浴法,在藏语中称为“泷沐”,意为“以水化硬为软”,即通过将人体置于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中,以调节人的身心平衡,实现养生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5月,山东启动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评选工作,寻找“最美非遗人”。近日,评选结果公布,全省非遗界的60位工作者入选。他们中既有常年在基层传承非遗的老艺人,也有借助民俗手艺带动乡亲致富的企业负责人,还有多年来任劳任怨的非遗保护机构工作人员。虽然岗位不同,但他们都凭借自己的坚守与努力,为齐鲁大地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贡献了积极力量。    推广普及    让非遗“刷出存在感”    如今在济南的很多中小学校园,李娟成了“红人”。作为济南皮影...
查看更多
论坛
    11月28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当天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二十四节气之后,第40项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日益提高的履约能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对于增强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
查看更多
论坛
  西藏自治区折子戏专场在昆山演出    历史应当会记得2018年那一场规模空前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全国的120个剧种156个剧目竞相绽放独异风采。丝竹管弦、铜琶铁板,共同演奏中国百戏的交响。三年时间,全国现存348个剧种将先后登场。而举办方建立中国戏曲博物馆的设想更是令人赞叹,令人心向往之。六百年前的昆曲,如今的百戏,贯穿的是一条显见的戏曲文脉。当地百姓兴致勃勃涌向剧场,津津有味地品赏来自天南地北的剧种。即使由于地域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可能听不懂唱词...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日前,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经商省财政厅,联合发布第一批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包括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宁波金银彩绣、木活字印刷技艺、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金华木板年画、嵊州泥塑、舟山螺钿镶嵌制作技艺等100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茶叶加工、酒类酝造、其他等15个类别。宁波金银彩绣畲族彩带编织技艺鄞州红帮裁缝技艺东阳竹编硖石灯彩建立浙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