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通知公告
为进一步激发传统工艺创新活力和从业者的自尊自信,提高技艺水平,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培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品牌活动,特举办传统工艺比赛。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传统工艺比赛决赛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9月13日—9月17日 地点: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28号) 期间将按照类别进行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决赛。 二、参赛对象 参赛...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教体艺函〔2018〕5号),经高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遴选,教育部拟认定北京大学昆曲传承基地等55个基地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11月13日至2018年11月19日。 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写明联系电话。反映情况的书面意见请...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施厚村古岳坡,村民在制作壮锦文创产品       核心阅读   非遗是广大群众脱贫攻坚的重要资源   搭建培训带徒、宣传展示、旅游体验等于一体的平台   传统礼仪、节庆、民俗等非遗资源也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一技之长得以“变现”   苗族刺绣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李伊园近两年更忙了,柳州市扶持她建立了苗绣苗...
查看更多
国家相关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 国办发〔2017〕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nbs...
查看更多
论坛
20世纪80年代,在大众的价值判断中,手工艺是最不受人待见的土气和落后的代表,人们崇尚的是工业产品以及体现其形态特征的现代感。那时我正在研究学院形态的陶艺、漆艺、金工及木作创作,真切地感受到了手工艺不被艺术家与大众认可,以致孤立无援、岌岌可危的困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手工艺逐渐抬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更加典型充分的工业文明环境反而让人们转身体会与思考植根于心底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日益深切地感受到文化记忆机制在心理层面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家有意识地通过一系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前者确保了非遗的血脉传承和基因延续,后者则为非遗营造了生机永续的土壤和环境。如何从抱残守缺走向与时俱进,从固步自封走向创新发展,从圈地自萌走向全民狂欢,推动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高质量发展,怀着时不我待的责任和使命意识,11月13日至16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培训班在无锡江南大学举办,来自全省文化系统非遗领域的126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开班仪式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裴旭在讲话中表示,江苏非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1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传承德泽·丰芜康宁——河北承德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幕。  本次展示月活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恭王府)2018年度中国内地城市展览展示活动的收官之作。活动撷取了承德市丰宁、宽城、围场三县满族传统文化精华,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宽城背杆、丰宁满族吵...
查看更多
论坛
自2007年至今,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已经进入第11个年头。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共建立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相关省区市也建立了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区域内的非遗为核心目标,对传统文化及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无形的非遗与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传统民居和文物等相互依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相得益彰...
查看更多
苗族赶秋
2018.11.16
节气名录
苗族赶秋,又叫苗族赶秋节,是苗族人民在“立秋”时节欢庆秋收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重大传统节日,集中展现了苗族的宗教文化和民俗传统文化艺术。 每年“立秋”这天,苗区逢到哪个地方是墟场,便是当年秋场。苗族赶秋内容涵盖面很广,主要有祭祖、迎宾拦门、八人秋、苗鼓、苗山歌、玩龙、舞狮、边边场以及传统舞蹈、体育竞技等等多种内容,规模巨大,影响深远,极富苗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苗族赶秋主要起源于湖南省湘西州以及周边省市地区,主要流传于湖南省...
查看更多
白双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51年5月生,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格达乌拉祭代表性传承人。从医四十多年,为当地蒙古族百姓解除病痛的同时,传承博格达乌拉祭传统文化。2002年,带领民众恢复了博格达乌拉祭,并组织专家对祭祀地点及仪式程序进行了确定和规范。此后,每年组织民众进行博格达乌拉祭活动。2013年,组建扎赉特旗祭祀博格达乌拉协会,并培养了十余名徒弟。每年在扎赉特旗蒙古族中小学校开展博格达乌拉祭祀文化主题讲解活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