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搜索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31期:2023年11月27日—12月10日 ❖1.2024—2025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名单发布 ❖2. 非遗系统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3. “国际公约与国内法规视域下的中国非遗学...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提升传承能力,激发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期举办了打陀螺、傣族白象马鹿舞、云南围棋子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组织打陀螺、傣族白象马鹿舞、云南围棋子制作技艺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同时邀请省、州市、县三级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现场展演展示”课程设置,提升传承人的技能水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纸上眉梢·竹节高升(纸艺术)(作者:马龙) 纸张是一种人工物质形态,它曾积极地参与着人类对空间的营造。纸张更是文化的载体,文字、图像、色彩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显影。一张张白纸所呈现的是文化积淀的缩影,是人文与科学双重作用下的结果。 近日,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文化之美·纸上空间”安徽纸工艺项目年度成果展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南屏村开幕。31件(套)以纸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惊艳亮相南屏村经典徽派祠堂建筑叶氏宗祠(叙秩堂...
查看更多
要闻
借助国际公约以推进中国非遗的法制化进程,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部承办的“国际公约与国内法规视域下的中国非遗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2月5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中国非遗历经二十年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时代性与阶段性的保护方略。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神承载,呈现出思想文化的内在性、链条性与基因性,因而演化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成为文化自觉与民族复兴的精神武器。非遗法作为框架性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湖南是非遗资源大省。近年来,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要求,湖南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工作原则,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建设非遗传播体系,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铺展开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湖南非遗画卷,使之成为涵养湖南精神的重要源泉和滋养湖湘文化的深厚根基。 摸清非遗家底 湖南非遗资源丰富,目前已构建了完备的国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匠人手下刻刀游动,一幅灵动的椰风海浪风景图跃然椰壳之上;织女手指快速翻飞,团团锦绣在彩线的经纬交错间慢慢生成……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海南涌现出一批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凝结和传递了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经验智慧。 如今,非遗传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在客观上为非遗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当下,海南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借助社会资本,融合产业思维和市场理念,走出了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 木雕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我的使命就是把西安鼓乐一代一代传下去……”近日,西安鼓乐东仓鼓乐社传承人赵筱民在陕西延安参加“‘黄河记忆’——2023年黄河非遗大展”时这样说。作为2023年黄河非遗大展的组成部分,第十六届西安鼓乐艺术节暨西安鼓乐丝路星城巡演(延安站)在陕西延安大剧院精彩上演,精彩诠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西安鼓乐的魅力。 陕西地处黄河流域,灿烂的黄河文化滋养着陕西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呈...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基于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存储、管理、展陈到传播诸环节的应用实践,以非遗数字化工作流为切入,从传播利用角度对非遗保护基础资源数字化建档成效进行反思,审视其在内容生产与“用户思维”、行业标准与“过程描述”、展陈理念与“主位意识”等方面问题。着眼内容、技术和效果提高非遗传播能力建设,相关从业者至少需要具备内容理解力、技术沟通力和展示创造力。 【关键词】文化和科技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方式,渗透并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也将与人类文明的走向密切相关。作为人类文明产物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需要应对生存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巨变,同时也与人类对于文化多样性认识的觉醒以及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提升不期而遇。因而,研究者与决策者应以积极、超前的态度看待技术革新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各类创新实践,尤其是非遗的知识普及、文化展示、社会教育等传播行...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传统美术》近日出版。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利用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联合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于2022年启动了山西非遗通识教育读本编写工作。读本以传统美术类为探索,从山西省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项目进行全面记录、整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种类、山西传统美术资源概述、山西传统美术代表性项目介绍与欣赏、典型作品教学实践等几个维度开展编写,并以纸...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