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列入标准研究
2018.08.28
论坛
摘要: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大多数缔约国相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在列入名录的标准方面侧重于强调
传统文化
实践在历史、审美、技术和科学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大认同”的意义;而大多数缔约国的列入标准更多地体现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非遗的定义,以及申报教科文组织两类非遗名录需满足的标准的导向,突出的是以社区为中心,尊重社区各项权利的伦理维度。从更好地履行《公约》义务和推动国内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当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查看更多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开放40年文化体制改革成就综述
2018.08.27
专题报道
展开波澜壮阔的40年文化改革发展长卷——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
传统文化
管理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文化事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短缺的文化生产供给、零散的文化经营活动到繁荣活跃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从较为封闭单一的对外文化交流到以我为主、多层次、宽领域文化开放格局……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伟大实践,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
查看更多
千年浪漫沂水岸边谱新篇
2018.08.23
专题报道
迎织女仪式现场 编者按:今年七夕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开展了七夕节体验式采访活动,本报记者分赴甘肃省西和县、山东省沂源县、广东省广州市进行实地探访,体验了当地独特的七夕节俗,感受到了地方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在甘肃西和,姐妹们载歌载舞,祭祀祈福;在山东沂源,牛郎织女景区人流如织,人们触摸到爱情的温度;在广州市,人们摆七娘、拜七娘,向仙人祈求的内容已从乞缘、乞巧扩展到乞福。通过三地四天的探访,记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在各地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
查看更多
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2018.08.23
专题报道
广州市民在祠堂观赏巧姐们制作的手工艺品 编者按:今年七夕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开展了七夕节体验式采访活动,本报记者分赴甘肃省西和县、山东省沂源县、广东省广州市进行实地探访,体验了当地独特的七夕节俗,感受到了地方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在甘肃西和,姐妹们载歌载舞,祭祀祈福;在山东沂源,牛郎织女景区人流如织,人们触摸到爱情的温度;在广州市,人们摆七娘、拜七娘,向仙人祈求的内容已从乞缘、乞巧扩展到乞福。通过三地四天的探访,记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在各...
查看更多
数字化传播,让非遗更“潮”
2018.08.23
论坛
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10万项,其中国家级的1372项,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39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命题早已转变为“酒香也怕巷子深”。传承非遗既需要保护传统技艺,更需要不断拓宽非遗传播渠道。人民日报海外版就这些现象和话题,专题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采访者:苗春,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嘉宾: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非遗传播人人都是“广播站...
查看更多
“传承”“活力”兼具的不凡气象——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连办三年的启示
2018.08.22
专题报道
正在举办的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从2016年开始已经举办了三届。该活动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河南省豫剧院承办。每届展演的主题、剧目都不一样,前年,6个省区市的13个院团演出23台戏;去年,9个省区市包括台湾的豫剧团参加;今年,共6个省区市19个院团演出24场。人们常说,三年小变样,五年大变样。一件事情进行了三年,往往就可能出现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连办三年,积累了经验,我们从中也可以得出对地方剧种发展的...
查看更多
“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出版发行
2018.08.21
地方新闻
日前,“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系列丛书第二批18册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标志着由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负责编撰的《大平调》《大弦戏》等“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共29册)全部完成。 河南是戏曲大省,除了豫剧、曲剧、越调等三大地方戏曲剧种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稀有剧种。稀有剧种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唱腔以及灵活的表演形式,它们活跃在乡村坊间,是“活态”的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和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
查看更多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云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云政办发...
2018.08.21
地方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云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云政办发〔2018〕64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文化厅、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云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nb...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018.08.20
要闻
展览开幕式现场8月18日下午,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第四届“弘扬经典 铸造辉煌—2018·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人韩子勇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常沙娜、赵之硕等出席开幕式。全国各地工艺美术产区的行业组织、教育机构、创作单位以及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以及中青年创作人员等四百余人参加开幕式。中国艺术研究院主要负责人韩子勇在致辞中介绍道,本届双年展...
查看更多
非遗语境下的民俗学教材创新——评《民俗学概论新编》
2018.08.20
论坛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和工作推动了民俗学学科内部持续进行反省和学科建设的深思。理论与视野上的新动向,反映在邢莉等著《民俗学概论新编》中。这部新作特点比较突出,具有学科讨论的视野,具备多民族知识的交叉,适用于互动教学。 民俗研究常常徘徊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定位不明,一度面临着现实发展的困境。1978年,钟敬文起草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请顾颉刚、白寿彝、容肇祖、杨堃、杨成志、罗致平等共同署名,由此推动了民间...
查看更多
1
505
506
507
508
509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