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之路
2018.06.21
专题报道
6月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南京市话剧团创排话剧《杨仁山》在南京紫金大剧院首演。话剧《杨仁山》的故事发生地,位于南京新街口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却少有人知的淮海路35号金陵刻经处。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再一次回归大众视野。 不忘赤子心 坚守文脉魂 金陵刻经处由杨仁山居士等人创办于1866年,是目前全国仅存的唯一一家刻经处。现拥有各类经版125318片、佛像版18种,是全国佛典图像刻版的总汇...
查看更多
田彦兰:传承文化与发展产业两不误
2018.06.21
人物
田彦兰在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摄影:吴艳) 最近,田彦兰都在忙着布置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非遗展览馆。今年,宁夏将迎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她希望这个展览馆能为之添彩。 40岁的田彦兰是国家级非遗回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她自幼随母学习剪纸,已有30余年艺术实践。在秉承家传的基础上,她不断尝试创新,使回族剪纸有了新的突破:由过去的单色剪纸发展到染色剪纸,产品形式更加多样化,丰富了回族剪纸的文化内涵和使用范围,其作品在当地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2006...
查看更多
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综述
2018.06.21
专题报道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展映影片海报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提供) 30部精挑细选的影片,15场关于非遗影像制作、传播等方面的论坛,逾百位专家学者和影视作品制作人参与对话讨论,近3000名观众倾心欣赏……6月7日至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以下简称“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举行。 非遗影像作品掀起关注非遗保护的热潮 “此...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十年磨一剑
2018.06.21
论坛
观点 ● 与其他法律不同的是,采取了“先地方、后中央”的立法思路 ●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一部行政法,主要规范行政部门的行为 “非遗保护的立法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说。限于我国立法程序和民族民间
传统文化
内容的广泛性,加之当时人们对民族民间
传统文化
保护的认识不足,第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作出了巨大努力,一方面推动云南省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一方面在国家层面展开立法调研...
查看更多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亮点纷呈
2018.06.20
专题报道
参观非遗大展的观众络绎不绝依文集团的传统民族服饰创意设计展示巴哈马驻华大使一家体验徽州竹刻非遗数字互动体验和非遗与教育展示区非遗传承人范正安表演“十不闲”技艺(摄影:王子维)紫檀雕刻作品《德胜门》小观众在现场体验京剧脸谱化妆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好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
查看更多
推动曲艺活态传承的有力举措——写在全国非遗曲艺周结束之际
2018.06.20
论坛
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于6月8日至14日在天津联合主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已圆满结束。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此次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第一次将全国范围由国务院公布的迄今4批127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所包含的134个曲艺品种汇集起来进行展演,堪称有史以来我国曲艺界参与曲种数量最多的一次专业聚会。来自全国各地193个国家级曲艺类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聚英才活力传承 凝众志昂扬前行——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综述
2018.06.20
专题报道
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上台谢幕,观众纷纷用手机拍照留念。 年近八旬的魏文亮与王佩元合作了一段传统相声经典《戏剧与方言》 6月12日,在天津河西区文化中心,西河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郝秀洁结束表演后来到后台与曲艺迷安耀华热烈拥抱。 开场演出大群口快板书《神州曲艺荟津门》 6月1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落幕,探寻记录与传播新路径
2018.06.19
非遗影像展
影展活动中的平遥手工技艺展演。白立扬 摄(人民视觉) 6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山西平遥落幕。《传承》《我在故宫修文物》《戏梦关东——东北二人转民间老艺人档案》《黄金之纱》等10部影片被评为“非遗影像展评委会推荐影片”。 “作为国家记忆的非遗影音文献论坛”同期举行,逾百位专家、学者和影视制作人、出版发行方进行了15场学术研讨。影像记录方式对...
查看更多
博物馆里传承端午习俗
2018.06.19
专题报道
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各地博物馆都会举办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端午期间,全国共有130多个博物馆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主题展览20多个、教育体验活动160多项。安阳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临沂市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重庆宝林博物馆、武山县博物馆等均推出亲子体验活动,在节日假期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贴近时代突出馆校互动悬挂在门楣上...
查看更多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主场活动暨呼和浩特第二届非遗精品展示展销会在呼和...
2018.06.19
地方新闻
6月9日至11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主场活动暨呼和浩特第二届非遗精品展示展销会在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遗小镇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蒙古展览馆、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文物局)和回民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今年活动的主题为“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多彩非遗,美好生活”。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组织发放了蒙汉版《内...
查看更多
1
516
517
518
519
520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