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地方新闻
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将于2018年1月15日至19日在云南省滇剧院举行,共有33个参演剧(节)目,来自全省14个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和州市院团剧团及民间剧社演职人员500余人,将齐聚昆明,同台竞技,展示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展现云南戏剧曲艺的魅力。据了解,本届汇演在保护、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汇演剧(节)目以代表性传统戏、折子戏或小戏、曲艺段子为主,均为本民族认同,各民族喜爱,雅俗共赏,易于推广...
查看更多
论坛
    戏曲流派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戏曲的精华所在。流派传承是戏曲艺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它的薪火相传是纵向的、动态的、流动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努力推动和开拓。    以晋剧为例,晋剧上百年的辉煌史,造就了丁果仙的“丁派”、牛桂英的“牛派”、郭凤英的“郭派”、冀美莲的“冀派”、程玉英的“程派”、王爱爱的“爱爱腔”等精彩纷呈的艺术流派,这些流派都是艺术家在长期舞台实践中形成的,汇聚了艺术家几十年的辛勤汗水,体现了艺术家个性化创造,代表着晋剧艺术的时代巅峰...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部关于评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求真务实、尽职尽责,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进一步奋发向...
查看更多
论坛
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交流会上的总结发言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2017年11月17日)同志们:这次工作交流和部分高校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成果展,让我们和很多参加研培的传承人一样,增强了文化自觉和自信。我们从中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具有多么广阔的空间和多么巨大的潜力;看到广大传承人群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释放后,可以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涌现多少优秀的作品,出现多么丰富的产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正面临承上启下、继...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莫青桥,一级演员。历任海南省歌舞团副团长、海南省琼剧院副院长、海南文化体育公园管理中心主任。2...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土家族织锦技艺展示湖南的湘绣、江西的瓷板画、湖北的通山木雕、安徽的花山剪纸……12月23日,来自湘赣鄂皖四省的61个非遗项目、113名非遗传承人和2000余件非遗精品汇聚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同时展出,为观众献上一场非遗盛宴。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省,山水相依、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四省共同的靓丽文化名片。根据2012年签署的《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精神,四省文化厅决定每2年定期...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开幕式现场 12月26日上午,“非遗点亮美好生活——2017年湖南非遗传统手工艺博览会” 在湖南大麓珍宝古玩城开幕。本届博览会为期3天,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市文广新局和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承办,长沙市芙蓉区文体新局、长沙市芙蓉区文艺路街道办事处、湖南大德昌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和湖南荣智文化创意管理有限公司执行。 省文化厅厅长禹新荣、副厅长张帆、副巡视员王鹏,省文化厅办公室主任曾秋甫...
查看更多
要闻
图为祭冬仪式现场(摄影:张磊)  原标题:弘扬冬至文化 传播中华文明——中国冬至文化研究中心在三门成立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三门祭冬作为其代表性项目声名鹊起。这不仅打破了台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也让这场有着700年历史的神秘而古老的祭冬仪式再次亮相于世。    又到一年冬至时,为进一步保护传承三门祭冬,弘扬冬至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提高三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2月22日,中国冬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
查看更多
论坛
引言  冬至既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成分,其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智慧硕果。作为中韩两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冬至既生动地反映了中韩两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透射出了彼此在文化方面有着同源异质的深层关系。  国内学术界深受“端午申遗”事件的影响及启发,对中韩两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也越来越投以关注。鉴于端午节文化的研究仍是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冬至的传统节日文化鲜有提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辅以相关史料,对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冬至进行文化剖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孝德镇年画村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是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巴蜀人民日常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它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清嘉庆年间最为兴盛,民国时期开始走下坡路,逐渐没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恢复生产,“文革”时期又逐渐停产。80年代,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恢复生产,国家拨款在绵竹筹建了...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