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戏要有中国精神——访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
2016.11.14
论坛
尚长荣 资料图片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这个戏唱来唱去,唱到底,拼的是什么?拼的是文化,拼的是一个戏曲人的底蕴。”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如是说。近日,在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主题论坛上,他的主旨发言引人深思。 “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守护戏曲的本体生命、本体风格,解决僵化和异化的问题,就要加深文化修养。”他说,“作为戏曲人,现在遇上了好时...
查看更多
振兴荆州花鼓戏 助推潜江打造戏剧之都
2016.11.14
专题报道
即将建成的曹禺大剧院曹禺纪念馆远眺花鼓戏《焚香记》剧照花鼓戏《生命童话》剧照花鼓戏《原野情仇》剧照花鼓戏《站花墙》剧照花鼓戏《情缘》剧照灵秀湖北,水泽胜境,古来同讴。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的小城潜江,江汉连通,沃野呈碧,锦绣大地,水润清华。11月的潜江,层林尽染,秋色灿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戏剧的芬芳。仿佛酿制着水乡特有的传统佳酿,第二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经过紧张的酝酿,即将在这座人文荟萃的小城隆重举行。花鼓戏是潜江人的情结。当地流行这样一句俗话...
查看更多
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
2016.11.11
其他新闻
11月9日下午,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座谈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主持会议,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黄山市人民政府市长孔晓宏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孔晓宏市长介绍了工作站的筹建思路、工作推进等情况。单霁翔院长介绍了故宫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强大的科研学术资源、近年来文创工作的丰富经验及工作站筹建情况。 会上,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正式宣布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难题:传统成为传说 何处安放精神家园
2016.11.10
专题报道
原标题为:当传统成为传说,何处安放我们的精神家园?——代表委员会诊“非遗”保护难题 这是一组令人痛心的数字:我国共有38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是全世界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然而根据民进中央在今年两会前的调研,在我国公布的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有250人去世,“人走技失”问题严重。 参加两会的多位代表委员指出,我国的非遗保护一方面普遍面临着市场萎缩、后继无人等困境;另一方面,一些以“非遗保护”为名的商业行为,正侵蚀、破坏着非...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巡视员
2016.11.10
论坛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11年我国非遗领域的首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
查看更多
唐卡艺术的饕餮盛宴——第三届中国唐卡艺术节见闻
2016.11.10
专题报道
2016年9月10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唐卡艺术节暨精品展在拉萨八廓古城夏扎大院开幕。继2014年首届中国唐卡艺术节成功举办以来,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也不断扩大,中国唐卡艺术节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逐渐凸显,成为国内参与最广、水准最高、内容最丰富的艺术盛会。第三届中国唐卡艺术节不仅为国内外的唐卡艺术家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为国内外的朋友们深入了解西藏文化艺术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打开了一扇窗口。勉萨派唐卡的国家级传承人罗布斯达在指导学生画唐卡外国游客在夏扎大院内...
查看更多
嘉兴江南灶画村:打造非遗“生态圈”
2016.11.09
专题报道
嘉兴灶头画省级传承人沈华良在作画乡村灶头画展示厅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的生存与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浙江省“嘉兴灶头画”也正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农村灶头日益被现代煤气灶取代,灶头画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载体,灶画艺人也随之减少。若使灶头画再现生命力,必须让这一艺术形式回归人们的生活,探索灶头画的现代生命力。为了发展,我们将传统特色与时尚元素进行组合,让它既不失传统魅力又富有现...
查看更多
马盛德:多措并举,保护非遗
2016.11.09
论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但近些年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却面临着与现代生活越来越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持续下降,非遗传承人老龄化趋势明显等问题。针对此情况,文化部近年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15年11月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那么,此次研培计划的意义是什么,落实如何?除此之外,文化部还有哪些具体的措施?《经济》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文化部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民间文艺与艺术人类学研究——刘锡诚研究员访谈录
2016.11.09
人物
刘锡诚,男,1935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历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和编辑人员,新华通讯社翻译部、对外部及国内部翻译、编辑、记者,《人民文学》文学评论组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第三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
查看更多
梨园雅韵与世界和鸣——中国戏曲唱响国际舞台
2016.11.09
专题报道
在纪念中英两国戏剧大师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昆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青春版《牡丹亭》先后赴英演出,大受好评。用中国古老的昆曲演绎两位大师的名作,东西方戏剧艺术的融合赢得了当地观众的喝彩。 近年来,中国戏曲不断唱响国际舞台,京剧《杨门女将》《霸王别姬》《白蛇传》《锁麟囊》《浮士德》,昆曲《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豫剧《程婴救孤》、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等,分别在美、英、德、意等国剧院演出,在讲好中国传统故事的同时,也将中国戏曲的曼妙与华美...
查看更多
1
599
600
601
602
603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