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非遗保护三个断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非遗名录建立了、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明确了、越来越多的项目申遗成功了……就在非遗保护日渐升温之时,一些问题却被遮蔽在热潮之中,容易被人忽视。    第一,非遗保护根在民间,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关注应可更加广泛。在一个非遗论坛现场,我见到了一位羌族姑娘从地震灾区带来的精美的羌绣。这羌绣上面流淌的是这个“云朵上的民族”精致而不屈的真魂,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心文脉。这种传承不是靠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同样...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花丝镶嵌:绝技传千载 华彩溢四方    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它分为两类:花丝,是把金、银抽成细丝,用堆垒、编织技法制成工艺品;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锤打成器皿,然后錾出图案,镶以宝石而成。 花丝孔雀蜡台(本网资料图)   北京的花丝镶嵌典雅大方、做工精细、造型新颖优美,在行业内和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伴随黄金而生的独特工艺,花丝镶嵌于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今...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大学生追“非遗”比追星还狂热     昨日,由市文化局、成都大学主办,市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走近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精髓”――2009“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学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在成都大学受到大学生们热烈追捧,不少大学生甚至就在现场向“非遗”传人拜师学艺,准备做“非遗”接班人,热度胜过追星。  毛遂自荐现场拜师学艺  昨日下午,成都大学新空间广场人山人海,师生们被首次到来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台上,川剧、清音、曲艺等表演类“非遗”精彩纷呈;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香港名校听南音    ――“2009年国粹香江校园行”活动侧记      立冬前后的香港,街市繁华,气候温暖。一支来自福建的“非遗”艺术团体的到来,在香港繁华和温暖的浓郁都市气氛中,增添了一种别样的温馨味道。应香港联艺文化交流中心邀请,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和泉州南音乐团一行30人,于11月3日至11日赴香港参加 “2009年国粹香江校园行”系列活动之四――“南音及梨园戏艺术讲座及示范表演”,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首演轰动台北     “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首演今晚(11月7日)在台北中山堂隆重登场,一举轰动台北。拉开“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序幕。  当晚中山堂座无虚席,整场演出历时两个多小时,中间无休,却没有一人中途退场。每曲之后都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观众在演出后对记者表示,“能够在这第短的时间内,欣赏如此精湛的传统文化精髓,真过瘾!”  朝鲜族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不...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性还是身体性?刘铁梁    今天由我来做一个发言,发言的题目是昨晚我跟张士闪教授商定的,把最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一些反思和想法,以“非物质性还是身体性?”为题集中谈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个叫保护。当然它也可以拆成如下一些关键词,比如遗产与非物质文化,或者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这都是我们在反思时不能不涉及的。    下面我要谈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反思?我们做学问的人经常会提及...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粤剧申遗成功=前途无忧? 背后有何曲折内幕?郭 珊粤剧《风雪夜归人》剧照。    核心提示  2009年国庆期间,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被宣告正式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消息传来,海内外粤剧爱好者为之激动难捺,奔走相告。来自粤港的林家声、丁凡、文千岁、倪惠英、彭炽权、欧凯明等20多位大老倌,同聚红馆,连续两天举行“粤港澳红伶齐唱贺国庆”粤曲演唱会,受到香港戏迷的空前追捧。   此次粤剧申遗的成功,是对历代粤剧人辛勤付出的告慰和褒扬,更...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考察河南省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      10月24日至25日,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黄东升等的陪同下,对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进行了考察和指导。  考察期间,周和平一行认真察看了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与参与普查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并观看了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汇报演出。周和平对南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普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周和平等还参加了“中医中药中国行”河南省南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非遗":丰富与发展也是一种保护    端午节、安徽宣纸、甘肃花儿、妈祖信俗等22个中国非遗项目,在不久前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还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此次被批准列入名录的项目在数量上高居榜首。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不愧为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我们丰富多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亮相两岸文博会10月29日,福建省永春县纸织画艺人在表演织画。    10月29日,厦门市泥塑艺人在为一位参会嘉宾现场塑像。    10月29日,厦门市漆线雕艺人在进行现场创作。    当日,以“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开幕。泉州南音、德化瓷器、厦门漆线雕、永春纸织画、漳浦剪纸、福州软木画等17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项目集体亮相,2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现场表演,让观众近距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