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一   大暑 大暑
搜索
地方新闻
金秋九月,桂子秋风,盛会当下。随着杭州第19届亚运的脚步临近,多彩非遗也刮起了“亚运风”,9月8日上午,2023浙江省“非遗薪传”传统体育展演展评活动颁奖典礼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统表演艺术厅举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芳,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张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任郭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书记、副主任吴延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的主体是人民,非遗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好、培养好传承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网络,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9月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敦煌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及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传承人及政府代表齐聚一堂,交流非遗保护经验做法,探讨非遗传承发展的路径举措...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刺绣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符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汉族为主体的22大绣种,和以蒙古族、满族、黎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17大绣种,都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典籍和实物互证,可以发现以汉族为主体的蜀绣、苏绣、湘绣和粤绣“四大名绣”与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黎绣、壮绣、蒙绣、堆绣、花毡等制...
查看更多
要闻
9月7日上午,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在敦煌市顺利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以及12个国家和地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传承人、政府代表,进行了经验对话、交流共享。论坛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专题讨论、非遗展演、闭幕式五个环节。 2023年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6日晚,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承办的为期3个月的“2023年浙江省传统戏曲演出季”活动在杭州剧院拉开序幕。本届演出季延续了往年浙江省传统戏曲演出季的传承精神内核,将集中展现浙江省戏曲艺术传承繁衍的传统精粹、文化底蕴、时代风貌,促进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演出季期间,将举办开、闭幕式、“天下第一团”经典折子戏汇演、全省戏曲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戏曲主题“文艺赋美”、优秀戏曲演...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出台的《海南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9月3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共33条,明确了海南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设立程序、责任主体、建设内容和管理措施。具体包括: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海南省境内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民众参与度高、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省旅文厅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我国作为第一批加入公约的国家,已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瑰...
查看更多
要闻
9月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蒙古族刺绣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这期研修班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以来在天津工业大学举办的第十期研修培训班。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非遗中心相关同志以及全体参训学员和师生代表参加了开班仪式。 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天津工业大学依托在纺织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开学第一课”活动现场(供图: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 9月1日,天津美术馆3楼迎来了一场生动的文化教育实践课,来自天津市河西区湘江道小学、复兴小学的同学们在此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从长约1.8米、重约50公斤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到造型飘逸灵动的天津面塑,再到栩栩如生的泥人张雕塑,种类多样的非遗作品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作为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天津面塑、杨柳青木版年画、泥塑(天津泥人张)、花丝镶嵌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夏令营、非遗微课堂、非遗美食节、非遗音乐节、非遗研学、非遗市集……这个暑假,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的“清新福建·共享非遗嗨一夏”主题活动完美收官。396场闽味十足的系列非遗示范性活动,强化了福建很清新很生活的场景打造,展现了福建多彩非遗的时代活力。 非遗+世遗,活化利用出精彩 福建作为非遗大省,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名录(名册)的省份,有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有国家级非遗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