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非遗+旅游”中国气韵在旅途浸润人心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非遗旅游景区、非遗旅游小镇、非遗旅游街区、非遗旅游村寨4个类型共200个项目入选。本版从入选名录的代表性项目着手,了解其如何探索融合路径、激活非遗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促进地方发展,进而通过“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人,让中国气韵在旅途中浸润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1月4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日报社承办的“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确定100名候选人名单。 “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9月底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各市州文旅局、相关非遗保护单位、专家和网友积极推荐候选人。经组委会邀请专家评议后,确定了包含传承人、策展人、艺术家、管理者、研究者、传播者等在内的100名候选人名单(名单附后)。 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将继续推选出30位提名候选人及10位2022...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2年11月24日至25日,按照省文旅厅的安排部署,贵州省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暨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终期验收会在贵阳召开。省非遗中心有关领导、业务部室,评审专家、拍摄执行团队参会。 会上,省非遗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车向勤强调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严把质量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与国家级同标准、同要求,其工作成果除了记录保存,还要用于传承研究、宣传利用,所面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 字里拾“遗” 郯、嵊、婺、硖,这些非遗项目名称里面的字,你是否会觉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读音或意思? 为了让大家更好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我们推出【字里拾“遗”】这一新的系列专题,通过解释非遗项目名称中一些特定、生僻、易错和不常用字,为大家带来有关非遗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知识。 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些非遗项目里涉及到地域命名的生僻字,快点击下方图片,看看自己是否掌握它们的正确读音和写...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定窑陶瓷的烧制在我国有着辉煌的发展史,其上限最早可推至隋代,下限基本认为失传于元代。战争、人才流失、创新不足以及原料枯竭是定窑技艺失传的主要因素。近代以来,在古陶瓷专家和考古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定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定瓷烧制技艺的恢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经河北省几代定窑人的艰苦探索,特别是以陈文增为首的定窑研发团队,实现了从技艺传承到文化提升的转型,进而走出一条独特的定窑复兴之路。 【关键词】定窑;定窑考古;定瓷烧制技艺;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非遗十大门类项目的传承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分类保护措施,是非遗保护工作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15〕52号),通过加强政策扶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按照国家及自治区级相关法规及程序,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固原市(六盘山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盐池滩羊文化生态保护区”“黄河文化(银川)生态保护区”“黄河流域中卫段文化生态保护区”及“平罗文化生态保护区”首批5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设立。 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通过项目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凸显区域文化特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综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和延续,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运用而留存到当下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4万年前灵武水洞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考古揭示出1万年前古人类原始农业萌生……寻觅宁夏历史,随处可见斑斓、凝重的文化印痕,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富而灿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近10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13日,“陕西非遗之美——主题线上摄影作品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官网、微信公众号、脸书、影格、推特、领英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同步上线。本展览通过精选的39张摄影作品,为公众呈现了陕西省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与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心官网主页截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凝聚的精神价值,传承的是匠心文化,连接着历史和未来,融合了经典与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东北部的嘉善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吴、越两国接壤之地,吴越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为让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嘉善用一串串数字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注脚:建成乡村非遗馆10个,拥有非遗旅游景区9个、非遗展示体验点19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6个、非遗工坊8家、非遗骨干企业6家,认定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3条…… 2020年9月以来,嘉善以创建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为抓手,以“打造精致水乡...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