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古城雅韵”沉浸式体验助力非遗走进生活
2022.07.26
专题报道
“古城雅韵”保定专场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河北博物院举办 沉浸式体验助力非遗走进生活 国家级非遗项目定兴京绣代表性传承人梁淑平的女儿田丽,展示京绣作品。(摄影:曹铮) “孤封你杨府为天波府,盖一座天波楼就在你府门前……”7月23日上午,一曲保定老调《潘杨讼》选段回荡在河北博物院非遗会客厅内,锣鼓铿锵、唱腔激越,让现场观众真切感受到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像这样的演出应该再多些,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戏曲艺术...
查看更多
“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
2022.07.26
专题报道
红色、绿色、蓝色……飞针走线五彩缤纷;绣、插、点、挑……制作手法千变万化;龙凤纹、鱼鸟纹、蝴蝶纹……刺绣图文寓意丰富——这便是苗绣,来自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技艺。 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苗绣如今已飞出大山,精彩传扬。 2021年2月,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现“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这是手工做的吗?价格多少?销路怎么样...
查看更多
非遗和景区“互加好友” 带给游客别样感受
2022.07.22
专题报道
▲“非遗·雅集”吸引市民和游客 (摄影: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毅) “游览历史古迹,还能看到这么精彩的非遗展演,让我们对‘文化陕西’的厚重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游览更有意义。”不久前,与家人一起来陕西华清宫景区游玩的张先生说。 在绿水青山间,在文化遗址中,在文化街区里,越来越多的来陕游客与张先生一样,收获旅途中的意外之喜。这是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相融的美好,是文化之趣、文化自信注入美...
查看更多
青海省组织开展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专家评审
2022.07.22
地方新闻
日前,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专家评审,对青海省各地、各单位申报的1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展专题评审,进一步加强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为构建青海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动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次提交专家评审的1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十大门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
查看更多
陈强:阿凡提故事的多元文化考释
2022.07.22
论坛
【摘要】阿凡提故事于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其多元文化内涵还未得到深入探研。通过跨文化考释发现,古代中原地区的类型故事、哲理思想及民俗符号在阿凡提故事中体现明显,中原文化对阿凡提故事影响深远。古印度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对阿凡提故事产生影响,它们是形塑阿凡提故事的重要力量。阿凡提故事是独特地域中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民间范例,作为古代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它清晰地表征着古代世界多元文化与新疆民间社会的互动关系,揭...
查看更多
屈永仙: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区域性文学现象 ——以南传佛教文化带中的民族文学为例
2022.07.21
论坛
【摘要】我国南方民族中信仰南传佛教的有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和阿昌族,他们聚居的区域以西双版纳、德宏、孟连为轴向周边辐射连成一个云南境内狭长的南传佛教文化带。他们使用傣文书写的佛经,具有与傣族相似的南传佛教习俗传统。傣族的贝叶经流入到周边民族地区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同时傣族也吸收了这些民族文化中的养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区域性贝叶文学现象。通过比较傣族史诗《创世纪》与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布朗族叙事诗《朗三飘》与傣族的《三尾...
查看更多
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
2022.07.21
地方新闻
近日,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付俊海出席并致辞。山东省、济南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省内非遗工作者、山东大学师生等参加活动。 李术才表示,山东大学有着“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民俗学、民间文学、俗文学、神话学等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近年来又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多个特色研究方向,显示出...
查看更多
国家文化公园|古老声腔唱新曲
2022.07.20
专题报道
国家文化公园:古老声腔唱新曲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我国形成了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总体建设布局。 国家文化公园的灵魂是文化,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亡绝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戏曲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中自觉扛起时代重任,为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98期
2022.07.20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98期:2022年7月5日—17日 1.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并观看《玛纳斯》说唱展示 2.全国政协调研组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在山东调研 3.文化和旅游部举办落实《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
查看更多
匠心推“潮牌”销售上“云端”——湖南挖掘传统工艺当代价值
2022.07.19
专题报道
湖南省传统工艺历史悠久、资源丰厚、种类繁多,涉及传统工艺的非遗门类主要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共计727项,这些传统工艺蕴含着千百年来湖南各族人民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近年来,经过湖南非遗人的共同努力,湖南的传统工艺传承和创新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 着力建设传统工艺振兴抓手 近年来,湖南省以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查看更多
1
197
198
199
200
201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