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多样、丰富和复杂。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作为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从远古时代流传至当今社会,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又是历史发展的局限。民间信仰并非烫手山芋,其与民俗文化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对待民间信仰,才能更好地发展和深化文化研究,进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关键词】民间信仰;神秘思维;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5日上午,“黄河水 故里土 寻根中原 传承千年” “非遗寻根”——百名非遗传承人故里行活动在新郑市黄帝故里园区隆重举行。活动开启了黄帝故里百姓拜祖文化周活动的序幕,来自沿黄九省的百名非遗传承人齐聚拜祖广场,满怀崇敬之情,共同参拜中华人文始祖--轩辕皇帝。此次黄帝故里百姓拜祖文化周活动旨在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持续提升拜祖大典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更加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黄帝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查看更多
论坛
国家级非遗浚县泥塑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排斥标准。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坚持技术指标与农耕社会传统生产保持一致,并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进行量产,那么这种文化产品就依然属于非遗项目类。因为无论是技术指标体系构成的生产标准,还是传统生产方式的量产都不是新鲜事物,其二者在传统社会中早已存在。此外,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生产标准进行传统美术的传统性生产并不会对其造成破坏,而是其在市场经济...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6期:2021年3月29日—4月14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文化和旅游部启动2021年...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4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浙江省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一部署,在宣介会期间同步举办“文脉咏传”浙江非遗主题展。此次展览共展出包括越窑青瓷、青田石雕等12个极具浙江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2位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现浙江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非遗保护工作成果。 东阳...
查看更多
要闻
四月的北京,春风送暖,万象更新。 2021年4月11日上午9点,中国关心下一代核心素养培养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实践”线上公益论坛正式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中社院社会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联合主办,上海社科院丝路研究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河南省旅游协会、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杂志社特别支持。 此次论坛旨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民族优...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1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壮族三月三 相约游柳州”2021年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开幕式在刘三姐大舞台举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甘霖出席活动并宣布活动开幕。国家一级演出监督、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艺术基金理事、本次山歌邀请赛评委组组长宋官林出席活动。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蒙启鹏致辞。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3月30日,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德育处和美术组开展了“非遗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活动邀请中国风筝协会理事、四川省风筝协会副秘书长、风筝非遗传承人、“西南风筝王”邓静到校,进行“非遗进校园 童心扬蓝天”风筝专场主题讲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嘉兴着力打造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依托科技、携手教育、融合旅游,人们由此触摸到有温度的百年党史。 从红色旅游升温到三星堆考古引发世界关注,从“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成新年俗到马首铜像归藏圆明园广泛激发爱国热情,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这样“活”起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主办的“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秀”现场。(摄影:卢旭) 在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的语境下,社会生产效率飞速提高,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非遗作为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积淀,似乎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过去承担日用品生产的手工技艺大部分被机器替代,一定程度上伦为大工业生产个性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