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艺术家进行露天戏曲表演,传承传统文化  一年级小学生身着汉服参加“开笔礼” 苗族同胞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吸引游客编者按: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每年这个时候总能引发关于年俗的各种讨论。不管如何讨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传统年俗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对于传统年俗的式微,有人痛心疾首,有人觉得无所谓。这反映出现代人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的这...
查看更多
论坛
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国家博物馆举办“戊戌新章——国博春联展”“瑞犬纳福——戊戌新年馆藏文物展”,为首都市民献上了新春贺礼。河北新乐市的书画家们正在给群众义务写春联、送祝福。近些年来,民族传统文化经受了社会历史变革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面对外来洋节文化的大量涌入,如何理解、继承我国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以“红楼梦”为主题的特色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资料图)    春节将至,逛庙会是很多人过年的“必选项目”,这也是一项非常传统的民俗活动。日前,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政府获悉,2018年厂甸庙会延续了联办传统,扩大了规模,在西城区琉璃厂古文化街、北京天桥地区及北京坊等处均开设丰富活动,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北京坊新春文化坊会等多场年味儿十足的特色文化活动将在春节期间热闹举办。此外,厂甸庙会将不再设置陶然亭公园民俗区,重新回归琉璃厂文市区。    厂甸庙会重回...
查看更多
要闻
2月7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的《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该展览从主题、展陈形式和结构上都颠覆大家对传统民族服饰展的印象。据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介绍:展览之名《传统@现代》,其中@表示链接与定位,表达展览用“传统”互联“现代”、用“现代”点击“传统”的历史穿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完成一场互读,这是当代社会不可回避的文化课题。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时代终于到来,每个人都需要完成一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学融通与精神互联这是我们精...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流光溢彩的《鹊桥相会》、千姿百态的《百旺闹春》、展示齐文化的《稷下学宫》、全长110米的灯王《齐鲁盛世》……2月7日晚,中国淄博花灯艺术节在山东淄博张店区玉黛湖生态乡村庄园举行,10万多盏花灯流光溢彩,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传统文化味,也拉开了今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序幕。  淄博花灯历史悠久,在清代就已闻名全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山东省唯一的花灯艺术文化保护项目...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辽海情韵”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田连元、冯玉萍、周丹、常东、王小宝齐聚舞台由辽宁省文化厅主办、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辽宁民族乐团联合承办的“辽海情韵”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将于2018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一)19时在辽宁大剧院上演。本场展演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等类别的10余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融合辽宁民族乐团专业的器乐舞蹈歌曲表演,经过精心编排组合,打造出一台展现浓郁东北风情的精彩节目。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要闻
  2月4日,立春时节。在精彩的湖南花瑶山歌表演中,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东北大学指导,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东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传统年画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隆回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年画过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滩头、福建漳州传统年画精品展”,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隆重开幕。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孙旭...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启动仪式在历山剧院精彩上演  2018年2月6日,“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启动仪式在历山剧院举办,本次活动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启动仪式演出涵盖杂技、山东快书、山东大鼓、山东琴书、武术表演、扬州清曲、评剧、黄梅戏、茂腔、鲁西南鼓吹乐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论坛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不仅体现在典籍、文物中,也体现在世代相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分十类,涵盖衣食住行、风俗信仰等各方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具体的体现。作为一种活态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直观可感的文化实践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振兴区域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资源和驱动力;作为各民族、各地区民众“自己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春节临近,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关注也渐渐升温。返乡的年轻人发现了农村令人欣喜的新变化,却可能忧心于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而城市中过年的人,则可能从年味渐淡开始反思如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精神文化需求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分量。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写入党章,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  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一起来听...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