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
2014.07.15
论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高丙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政府间合作的项目传入中国,很快演变为一个广泛参与的社会运动,并且在这场运动中传播了新的文化理念,制定了新的法律、新的公共文化政策,第一次通过正式体制大面积地承认近代以来被否定的众多文化在公共领域的合法地位。这场社会运动在文化上的结果具有革命性,改变、终止乃至颠覆了近代以来的文化革命的观念与逻辑。 一、作为社会运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英...
查看更多
“非遗”理论建设的可贵探索
2014.07.15
论坛
“非遗”理论建设的可贵探索 王文章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短短十几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历了由以往的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阶段,走上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科学保护阶段和以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标志的依法保护阶段。这一方面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国际范围内普遍得到重视;另一个更重...
查看更多
“后申遗时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4.07.15
论坛
“后申遗时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小康 申遗以来保护工作状况与效果的复杂性表明,一般的保护理念不能解决保护工作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具体保护项目都必须作为特殊个案研究和应对,“非遗”保护工作必然面向特殊性。 如果从昆曲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开展十几年了。此后,中国在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设立“文化遗产日”,2011年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
查看更多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2014.07.15
论坛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金震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特殊品格,在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本文梳理中国“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分析这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存和发展中的历史脉络及现实情况,从而揭示...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保护走上了全面的法制化轨道
2014.07.15
论坛
中国非遗保护走上了全面的法制化轨道马盛德 人类的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我们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终目的是让祖先的遗产在当代人的手里很好地传承,更好地延续遗产的生命力,更好地弘扬和振兴我们的祖先创造的这些伟大的文化遗产,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人的历史使命和重要的责任。我们这个单元主要是讲传统的古法技艺和当代人的关系,这是非物质遗产重要的领域。 说到传统古法技艺,它是我们祖先给予我的珍贵遗产,是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积累、总...
查看更多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概况及启示
2014.07.15
论坛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概况及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其自提出伊始就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也是由国际组织最初提起并制定规则来认定和保护的,因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必然要将相关的国际保护规则,包括保护模式、经验成就及争端热议作为立法考虑的前提和重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立法概况 (一)主要国际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及保护趋势 自20世纪60年代起...
查看更多
20世纪的中国神话研究
2014.07.15
论坛
20世纪的中国神话研究 刘锡诚 中国神话学是晚清末年现代思潮即民族主义、平民意识以及西学东渐的产物。没有民族主义和平民意识这些思潮的崛起,就不会有西学东渐的出现,即使西学在部分知识分子中发酵,也难以引发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与思想革命。中国神话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滥觞的。 增长人之兴味,鼓动人之志气 在中国的原始时代,先民原本有着丰富的神话,包括西方神话学家们所指称的自然神话、人类起源神话等,并以口头及其他方式和载体传播。尽...
查看更多
展演与再造:海南黎族口头传统传承现状及思考
2014.07.15
论坛
展演与再造:海南黎族口头传统传承现状及思考——基于五指山市“三月三”的考察杨杰宏(纳西族) 黎族的口头传统遗留较为完整,体现出体系层次分明、口头与书面文本共存、不同地域间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特征,在现代性背景下呈现出展演化、复制化、再造化特点,正处于传统向现代的通过阶段。政府、学者、民众、企业等多元力量的有机整合是传承口头传统的决定性因素。 海南,一个热带、海岛、异域、旅游构成的文化符号。自1988年建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来,它的动静一直引起国...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保护的启示
2014.07.15
论坛
中国非遗保护的启示苑 利 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2003年,迄今已经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这项工作不但系统地摸清了中国活态类遗产的家底,同时,也使国人对自身遗产的保护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非物质”层面,从“静态保护”层面上升到了“活态保护”层面,从“器物保护”层面上升到了对器物制作者——“人的保护”层面,从而实现了对本国文明的活态保护与可持续传承。不啻如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理念,还深深地影响到了其他遗产保护领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
查看更多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
2014.07.15
论坛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乔晓光 纸,是人类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信息媒材,不同地区的文明在纸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的汉代已发明了成熟的造纸技术,并在后续的年代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影响了世界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也影响了中国本土纸文明形态的形成,这个形态包括了中国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中国绘画、木刻版画、剪纸、书法以及古典书籍的印刷与复制,还有祭祀用纸、礼俗及节日习俗用纸、生活用纸等。 世界的剪纸...
查看更多
1
631
632
633
634
635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