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其他新闻
世界各界政要名流聚集孔子故里 参加祭孔大典      中新社曲阜九月二十七日电(记者胡洪林 李大庆 张璐):二00七年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于二十七日晚在孔子故里曲阜拉开帷幕,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世界各界政要名流四千余人聚集孔子故里,应邀参加祭孔大典。     据济宁市副市长侯瑞敏介绍,本届孔子文化节名流荟萃,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国家文化部、教育部、侨联主要官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香港、澳门特区政府高层官员和中国国民党负责人,外国政要和驻华使节,世界华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          采访人:中华读书报记者 陈香        受访人:徐苹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系兼任教授)                 陈昌笃(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生态学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         徐苹芳:经济建设要给遗产保护让路   读书报:现在,保护世界遗产、人类遗产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但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人口膨胀、资源减少,有人认为遗产保护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激越的日本鬼太鼓、秀美的韩国长鼓、热烈的中国鼓……在9月20日至24日于江苏南通举行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上,中日韩三国艺术家的鼓声合奏向观众献上色彩缤纷的文艺表演。除了中国昆曲、日本狂言、韩国唱剧之外,还有古老的书法和珠算表演。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代,亚洲文化一度在西方强势文化面前“喑哑”“失色”,尤其是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日韩共同关心的话题。  日本:文化艺术立国  在20日举行的中日...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燃起民众激情  日前,继家喻户晓的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嵊州吹打、舟山锣鼓等39项代表项目相继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之后,浙江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遗”名录体系,从而使该省“非遗”保护项目达到2000多个。  8月在山西大同举行的国际剪纸艺术展,吸引了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40多位剪纸艺术家参加,300多件流光溢彩的剪纸艺术作品,辉映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纸上走入生活的...
查看更多
论坛
民间舞蹈普查重在发掘民间艺术的本真  马盛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是一项文化自觉的行为。由于其内容涉及广泛,种类繁多, 在新时期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更应该以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和学术的理念和态度来进行,进而避免普查工作上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以人的肢体语言为物质载体的民间舞蹈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开展民间舞蹈的普查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摸清和认识自己的家底,了解当前我国民间舞蹈艺术生存状态和所面临的问题,掌握更为翔实...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联合国将于明年启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新办法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日前在安徽黄山市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透露,从明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启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急需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新办法,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评选工作,不再受“每两年一次、每个国家每次只限申报一项”的限制。   周和平表示,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宣传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华文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秋等传统节日呼唤传统文化回归      ●连日来,尽管诸多商家借中秋节吆喝生意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使一家人坐在一起分食月饼的其乐融融正在逐渐淡去。     9月25日,中秋。     曾严提前在日历上画了一个大红的圈,她提醒自己要赶在这天之前把月饼寄到远在浙江舟山的父母手中。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重庆的曾严,由于工作繁忙,已经3年没回浙江了。9月18日一下班,曾严就赶到邮局寄出了单位发的月饼。等她从寄月饼的人群中抽身出来,天色已经擦黑了...
查看更多
论坛
 请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方李莉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公约》是这样表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各相关的工具、食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这一界定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开幕 文化部部长助理、中华文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丁伟致词并宣布艺术节开幕   盈盈海峡一方水,款款艺术两岸情。9月21日晚,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欢腾开幕。文化部部长助理、中华文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丁伟,市领导刘赐贵、陈炳发、洪碧玲、陈昭扬、桂其明,台湾传统艺术中心副主任方芷絮,以及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表演艺术家出席了开幕式。  丁伟在开幕式上致词并宣布艺术节开幕。他表示,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和滋养海峡两岸...
查看更多
人物
沈福文与中国近现代漆艺丛玲玲 沈福文, 摄于20世纪90年代 沈福文:莲屏,漆艺,20世纪30、40年代创作历史久远的中国漆艺    中国漆艺历史悠久,在古汉语中就有“桼”、“漆”两个同音汉字。《说文解字》中说:“桼”是象形字,上木下水,中间左右各一撇,表示插入树干之竹片、贝壳等将漆液接导而出;而“漆”则是地名“漆水”,在今陕西境内。后来“桼”、“漆”通用,“桼”逐渐被“漆”取代了。漆艺是指用天然生漆加工之后涂在器物表面的艺术。  中国现知最早的漆器是19...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