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召开(图)
2006.06.14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召开 (本网讯)2006年6月10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委托文化部社图司司长张旭宣读了致辞。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文化部社图司副司长屈盛瑞、巡视员周小璞,国家民委文宣司副司长兰智奇,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王能宪、高显莉,以及来自全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3...
查看更多
古琴艺术进高校 文化遗产觅知音(图)
2006.06.09
其他新闻
古琴艺术进高校 文化遗产觅知音 著名琴家吴钊参加演出的双胞胎演员(曹娟 摄) (本网讯)2006年6月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古琴雅集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举行,这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之一。 演出开始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崔宪研究员针对古琴的历史、艺术特色为在场的观众作了详尽和生动的讲解。 著名琴家吴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林友仁(上海音...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
2006.06.07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 (本网讯)2006年4月2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中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并在公约中指出,在三十个国家和地区批准通过此公约后三个月正式生效。 目前,已有47个成员国批准通过了该公约,其中欧洲16国,亚洲9国,非洲9国,拉丁美洲7国,阿拉伯地区6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迅速生效,证明了...
查看更多
李长春参观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
2006.05.30
其他新闻
李长春参观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 人民日报(王淑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6日晚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了正在这里举行的“文明的守望――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 为期一个月的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籍珍品展示和保护成就展览。展览集中展出了国家图书馆和各地图书馆的数百件珍贵藏品,全面介绍了古今保护书籍的各种方法,突出展现了党和国家为保护古籍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晚7时30分许,李长春...
查看更多
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在即 孙家正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2006.05.25
其他新闻
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 孙家正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在即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摄影 中国网记者赵娜) (中国网5月25日电)2006年6月10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自今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将被确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5月25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
查看更多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确定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
2006.05.19
其他新闻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定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确定
2006.05.19
其他新闻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确定 2004年4月13日在云南大理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开幕式上,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公布了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名单,其中包括综合性试点3个,专业性试点26个,共29个。详细名单如下:综合性试点3个:1、江苏省苏州市2、福建省泉州市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专业性试点:1、北京市民间音乐--京西古幡乐2、天津市杨柳青木版年画3、山西省地方戏曲--耍孩儿4、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服饰艺术5、辽宁省凌...
查看更多
人类活的珍品和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和挑战
2006.05.17
论坛
人类活的珍品和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和挑战[韩] 任敦姬 在今天的陈述中,我将简要介绍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当然,并不是仅仅韩国有这样的保护项目,但韩国在保护其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些遗产如果不是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很可能现在早已经不存在了。另外,同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要求有不同的政策和方法。因此,有必要简要介绍韩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方面的经验和其意义。 韩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
查看更多
文化部召开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
2006.05.11
其他新闻
文化部召开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 在中国昆曲艺术刚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际,2001年6月8日,文化部召开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邀请“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成员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地文化厅局、6家昆剧院团有关负责人参加,共同就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进行商讨研究。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讲话中指出,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不能急功近利,而要通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在认真研究昆曲艺术的...
查看更多
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在京召开
2006.05.11
其他新闻
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式启动抢救和保护工程 2002年5月16日,在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推动全面作好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京召开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正式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处文化专员木卡拉和社会学、宗教学、考古学、艺术人类学...
查看更多
1
736
737
738
739
740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