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4 星期六 农历四月廿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91)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171)
清单
(115)
资源
(7)
学术
(90)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让我们一起守望民俗
2010.05.25
专题报道
让我们一起守望民俗――首届安徽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的启示 “办节的形式可以唤起更多人对民俗文化的关注,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打好基础。”谈起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不吝嘉许。 “这次文化节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与冯骥才一样做出好评的,还有全国民俗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乌丙安以及众多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 由铜陵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共同主办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得到一致好...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七)
2010.03.23
专题报道
“八桂风谣”――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场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七)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南部的一颗“明珠”,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他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而且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演出简介
2010.02.21
其他新闻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 活动演出简介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将于2010年2月27至3月30日在京举行。 此次调演共分九个专场,汇聚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市)的少数民族同胞,以具有鲜...
查看更多
江西各地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春节文化活动
2010.02.19
其他新闻
江西各地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春节文化活动 新华网南昌2月18日专电(记者沈洋)广昌县的孟戏展演、南丰县的百
傩
欢舞贺新春活动、永新县的盾牌舞、乐安县的滚
傩
神专场民俗活动……春节期间,江西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记者了解到,江西各地在开展春节文化活动时都优先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月15日开始,广昌县甘竹镇大路背、赤溪、舍溪三个孟戏剧团就为当地居民开展孟戏和皮黄戏演出活动,参与演...
查看更多
释比·羌戏·文化遗产
2010.02.03
论坛
“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s)是文化人类学格外重视的对象,尤其是研究像中国羌族这种迄今依然是有语言无文字的古老民族。的确,作为非己莫属的“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羌族有丰富的口述传统,戏剧是其重要体现之一;羌族有独特的文化遗产,民间是其重要展演场所。在这以口头为传播渠道、以民间为生存场域的民族传统艺术中,积淀着羌人的历史与文化,结晶着羌人的理念和信仰,凝聚着羌人的生命和情感[①]。2...
查看更多
2009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2009.12.24
论坛
2009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及其维护与再造 和晓蓉,和继全,顾霞 《思想战线》 2009-1 河北省邯郸东填池村赛戏研究 齐易、王志丽 《中国音乐学》2009-1 对音乐遗产“原生态保护”的思考 余冰 《中国音乐学》2009-1 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 李昕 《广西民族研究》2009-1...
查看更多
广东与东盟“非遗”保护传承交流会开幕
2009.11.28
其他新闻
广东与东盟“非遗”保护传承交流会开幕 咸水歌起,粤曲韵动,英歌舞翩,看在东盟7国文化界嘉宾的眼中,新鲜又精彩。11月22日,广东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开幕,丰富的广场演出和展览让嘉宾们领略广东非遗项目的魅力。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杨治,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市长陈云贤,副市长麦洁华等参加了开幕式。 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7国文化界嘉宾,港澳文化官员和来自国内的著名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东京无形民俗文化财概貌及其保护经验
2009.11.17
论坛
东京无形民俗文化财概貌及其保护经验翁敏华 一、东京无形民俗文化财概貌 东京拥有国家级无形民俗文化财10项,差不多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日本的文化财,分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传统建造物群、保存技术六个类别,其中前三项特别重要,为人注目。民俗文化财里又有无形民俗文化财,专门用于保护民间的无形文化遗产。其中的民俗艺能共140项。日本学者非常注重民俗艺能的收集、整理、介绍、研究和保护,他们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
查看更多
三晋“非遗”宝藏令人兴奋
2009.11.11
其他新闻
三晋“非遗”宝藏令人兴奋 “花腔鼓”可能是我国北方仅存的
傩
舞(白翔/摄) 北方
傩
舞、源自汉代的苎麻造纸技艺、可能成为戏曲史上重要发现的“地台戏”、远离海洋的妈祖信仰等一大批重要文化遗产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逐渐被发现…… 判官头戴狰狞面具,耳挂红髯,足蹬高方,手擎虬杖,五个小鬼披头蓬发,分别拿着遮阳伞、折扇、索命牌、长铁链等,紧随判官,伴着梆子鼓乐,不时打量周围人群,似乎在寻找要捉拿的恶人。 这一切都符合主要分布在南方的
傩
戏的特征,但...
查看更多
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
傩
舞花腔鼓神秘感十足
2009.11.10
专题报道
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
傩
舞花腔鼓神秘感十足 资料图片:襄汾赵雄花腔鼓亮相平遥古城(来源:山西襄汾综合门户信息网) 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赵雄村一带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
傩
舞。它源于祭祀,是别具风格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与传统的鼓乐表演不同的是,襄汾花腔鼓的表演者和伴奏者均戴“阴曹鬼怪”的面具,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表演内容为“五鬼闹派”和“众鬼闹判”等。曲牌主要有小得胜、大得胜、珍珠倒卷帘、风搅雪等。 赵雄花腔鼓一般以场地表演...
查看更多
1
30
31
32
33
34
4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