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50)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314)
清单
(105)
资源
(51)
学术
(74)
百科
(0)
其他
(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龙舞(金州龙舞)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 根据龙的造型来区分,龙舞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多种形态,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龙...
查看更多
让泉州花灯在当代大放异彩——改善泉州花灯保护与传承情况的对策建议
2018.11.23
论坛
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一直延续至今。它集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并以特色鲜明的刻纸、针刺和料丝镶装技艺区别于全国其他地区的花灯,极富文化和审美价值。花灯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丰富而生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2006年,泉州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受现代化进程与市场化经济的多方影响,泉州花灯的发展空间正逐步退缩,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查看更多
相建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6月生,山西省永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和节(永济背冰)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十五六岁时在父亲相宝来的带领下,参与到春节社火背冰活动中。参加工作后,仍然痴迷于背冰亮膘,并且从动员家庭成员和亲友参与开始,一步步将背冰队伍发展壮大。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背冰亮膘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每年
元宵节
期间,不仅上阵表演,还利用空闲时间指导新人学习,并且利用文化馆、艺术中心、传习所等场所讲授背冰习俗及技巧,培养了一大批...
查看更多
郝来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8月生,山西省代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峨口挠阁)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5岁开始登挠阁,8岁跟随老艺人郝喜官学习挠阁制作和各种表演技艺,十八九岁开始挠阁表演。能绑挠阁架、扎花草,懂八音,会指挥,扭挠阁步子轻盈、张弛有度,套路较多。多次带队参加各种旅游节、文化艺术节展演。多年来,一直以饱满的热情从事挠阁活动,成为峨口挠阁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每年
元宵节
期间上阵参加表演,空闲时间指导新人学...
查看更多
张向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8月生,山东省淄博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元宵节
(淄博花灯会)代表性传承人。自小对花灯艺术兴趣浓厚,工作后专心学习芯子灯制作技艺并日臻完善。1993年,为意大利、巴基斯坦设计花灯共七十余台。设计制作的“孔雀开屏”“云影古塔”等大型花灯代表中国分别参加在莫斯科和柏林举办的中国花灯展。2010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负责中国淄博花灯艺术节的组织策划和花灯设计工作。近年来,先后培养了数名花灯制作传承人。
查看更多
童全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8月生,浙江省宁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元宵节
(前童元宵行会)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前童镇古村落,从小参加各种民俗活动,熟悉元宵灯会的各种仪轨和民间艺术。珍藏并参与保护了部分珍贵的鼓亭台阁。1995年,带头恢复元宵灯会并全面主持行会活动,在前童村有较高威望。主持搜集前童元宵行会活动中有地方特色的多个民间传统音乐曲牌,协同中小学开展传承教学,培养年轻的传承人群体,为壮大前童行会保护队伍尽心尽力。
查看更多
傅叶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12月生,浙江省萧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元宵节
(河上龙灯胜会)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村中老人和擅长制作板龙龙头、龙尾的师傅傅永根学艺,参与河上龙灯胜会的道具准备和组织事务,负责开光大典、出灯、闹元宵、化灯等民俗仪礼的统筹和实施。擅长凿花技艺,堪称一绝。退休后,作为校外辅导员,主动向中小学生传授老龙头、龙身、龙尾的制作技艺,广收徒弟。
查看更多
贾峰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9月生,山西省柳林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元宵节
(柳林盘子会)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工匠世家,自幼喜爱古建、彩绘艺术。16岁跟随贾玉金学习绘图及木模技艺,后进入铁厂从事木模结构设计工作。20世纪80年代,曾向父亲贾国珍以及党完完和刘佩章学习木工雕刻、盘子制作及彩绘技艺。能够自行设计制作多种规格的民俗实物。作为当地社区盘子会的知名纠首,熟悉所有民俗规程。代表性作品有南坪盘子、文化馆盘子、锄沟红楼底盘子等三十余座,被当地民众誉为...
查看更多
梁志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1年7月生,河北省滦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元宵节
(抡花)代表性传承人。1984年开始学习抡花制作和表演技艺,由于聪明、勤快、肯钻研,很快掌握了精髓。1990年正式成为抡花传承人,开始负责抡花的制作和表演。为使抡花更具表演性和观赏性,在老辈艺人的帮助下,对表演器具进行改进,将单花筒改成双花筒,将简单的木质花架改成了带轴承的钢花架。经过多次试验,找到制作木炭的最佳木材桦木,提高了抡花的出花量,使其更具观赏性。积极培养传承人,侄子...
查看更多
郭建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7月生,河北省蔚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元宵节
(蔚县拜灯山习俗)代表性传承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小开始接触拜灯山。曾祖父郭稳是清末民初村里有名的拜灯山艺人,能把二百多只灯盏在灯山楼内的木架上摆出各种图案。家族代有传承。中学毕业后回村务农,正式跟随堂叔郭淼学习,并很快掌握了全部技艺。随着老艺人的年龄渐高,开始组织一些青壮年从事拜灯山的制作和祭拜表演活动。近年来,制作的“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等拜灯山民俗社火,以其...
查看更多
1
37
38
39
40
41
5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