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相关资讯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
查看更多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1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
查看更多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8〕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
查看更多
要闻
2024年05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4年"文化和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总体情况、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 李晓良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布会。 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8日。为进一步提高人...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地提出了要把传统文化“贯彻国民教育始终”,即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体育教育之中。中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在世代延续中,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动用自己的天赋和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和样式,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方法和体系,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国民教育中加强对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教育、体育精神教育、内容样式教育,将会使传统体育融入国民教育这项事业取得显著的实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城市中非遗的整体性保护被社会广泛关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各地格外注重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非遗元素运用在城市规划和设施建设中,让非遗在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得以永续传承,这也是城市更新中保留文化基因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端午节期间,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承办的2023年“乐享河北 非遗会客厅”系列活动——“浓情端午话康养”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分别在河北博物院、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省非遗保护中心)举办。 现场活动主要包括传统武术专场展演、太极拳健身示范教学、非遗康养知识讲座、中医问诊体验、非遗项目展示展销、端午趣味常识宣传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鹰爪翻子拳--棍...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1日,“迎大运 品非遗”四川非遗巡展暨非遗集市活动在成都市武侯区万达广场成功举办。活动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 此次活动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省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暨第四届四川非遗购物节”的重点活动,同时为迎接即将在7月举行的成都大运会而特别策划举办的“非遗+体育”相结合的线下展示展销活动。 活动包含非遗体育类项目表...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蔚县剪纸、香河肉饼、八卦掌……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非遗展品,一道道可口的非遗美食,一个个精彩的民俗表演让慕名而来的市民群众叹为观止。1月14日,以“文化进万家 非遗过大年”为主题的“百年百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系列活动在河北省廊坊市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充分展示着京畿大地丰厚的文化底蕴,处处弥漫着浓浓的兔年“年味儿”。 据介绍,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系列活动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日前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来自全国3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体育管理部门等的2400多名专家学者、非遗展演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活动。 本次大会以“传承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设置了1个线下主会场、45个线上分会场、50余个微信交流群,分为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墙报交流、书面交流等学术交流形式。大会期间,全国15所高校的500余名非遗展演人员,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