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廿二   
搜索
论坛
引言:“章丘铁锅事件”呼唤地理标志保护 2018年,“章丘铁锅事件”成为整个非遗界[1] 最热门的话题。山东省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章丘铁锅锻打技艺在2018年初《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一夜爆红,迅速出现“洛阳纸贵”“一锅难求”的现象,然而,经短短四个月,市场上就“假锅横行”,乃至迅速滑落至“无人问锅”的境况。[2] 山东省章丘有关行政部门虽然加强了对企业经营主体资格、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管理,[3] 但是,手工锻打工艺与机器...
查看更多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专家评论文章选登(二)
论坛
2019年7月至8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在江苏昆山举办。此项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利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展现全国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激发戏曲剧种活力和戏曲院团潜力。活动持续38天,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2个剧种的35台、118个优秀剧节目在昆山轮番上演,其中大戏14台、小戏组台21台。本次...
查看更多
论坛
内容摘要: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结构形态、体裁归属、使用范围、风格特色、社会功能、美学特征等要素成为历代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承人”作为传统音乐的活态载体,在以其为丰沃成长土壤的同时,也受限于目前的留存困境。本文所议者,先从中国传统音乐的界定及其分类说起,“传承人”的身份鉴定和他们在不同级别项目中居于的特殊地位以及在“非遗”保护中所能发挥的作用都与其紧密相关。笔者从传统音乐传承人认定与保护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传统、传承和...
查看更多
论坛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 近年来,得益于全国范围内的非遗保护工作,一些曲种返本开新,以独有的大众性、通俗性、民间性重焕生机和活力。相关实践也提示我们,在曲艺传承发展中,诸如技艺失传、人才匮乏、观众流失等“旧瓶颈”以及传统如何融入时代等新命题,都需予以充分关注。 突破“旧瓶颈”,需要摸清家底。当前诸多曲种急需盘点家当,梳理人才、队伍、演出等方面现状。即便一些曲种...
查看更多
要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充分发挥非遗在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8月15日,光明日报、光明网举办“传承中华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专家解读《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畅谈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促进曲艺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和谐幸福阿克塞》 福州伬艺《和尚娶亲》  陕北说书与苏州弹词表演的新创节目《看今朝》 宁波走书《包公智斗庞洪》 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曲艺进社区展演的艺术小分队为群众送上精彩表演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具有明显的身体性。“身体”视域的引入,有助于推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身体形塑与传承等关键议题的深入讨论。身体传承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中介,也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艰苦的身体磨砺以传承京族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族群文化记忆和身体经验结合起来,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与文化认同,不仅拓展了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边界,在当代京族文化发展进程...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的基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现有的多种分类方法存在类目设置不全,类目互斥性较差,分类层级较少等问题,为了适应非遗保护工作重心转向的实践需求,需要对现有分类体系进行完善。分类学具有较为成熟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机制,其研究对象与非遗同样具有传承性、多元性和活态性等相类似的微观特性,以及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的宏观特征。在借鉴分类学的分类体系,结合现有的非遗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建...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鲜活的经验和智慧的精华往往潜藏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传承离不开对传承人的保护。笔者从保护传承人的视角,从完善传承人培养、认定、保护机制等五个领域来全面思考保护传承人。分析保持中华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性、多元文化冲击下传承人迎接新挑战的方法以及政府、研究学者和老百姓在保护传承人中的作用等问题,逐一针对当下保护传承人的棘手问题,提出了既要防止碎片与教条,又要避开传统去谈创新发展来保护传承人的策略。 [关键词]中...
查看更多
论坛
杭间:艺术史学家、批评家、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参与创建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1986年,我在《中国美术报》头版发表过一篇文章《对“工艺美术”的诘难》,文中有两个观点:一、认为“现代设计”可以取代“工艺美术”;二、预言“工艺”精神所保有的文化价值,比它的具体形态更重要。 近些年我从北京到了杭州。在杭州的7年里,更多、更实际地接触到了许多手工艺、工艺美术的生产者,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创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