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廿二   
搜索
论坛
摘要:“文化空间”是目前国内学界频繁使用、着力探讨的术语,但至今没有一个共识的定义,特别在范围界定和未来研究走向上存在较大的争议。文章从“非遗类型”和“研究视角”两条线索梳理国内对于文化空间的研究,指出“文化空间”已呈现多学科、多视角的交叉融合,不应该局限于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应把文化空间视为一种研究视角,让它进入更多的研究领域和更大的知识系统,开拓出更多的无限可能。作者简介:覃琮(1974-),男,壮族,广西大化人,社会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桂林渔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韦海涛等表演中长篇书目《蓝丝带》“渔鼓不打冷秋秋,芝麻不榨不成油,鸡婆不叫不生蛋,烦恼不唱不解愁。”桂林渔鼓是广西桂北地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从古至今,这里的人们就喜欢用演唱渔鼓的方式来解闷儿消愁。    为进一步加强广西渔鼓艺术及文化交流,推动“桂林渔鼓”传承与发展更上新台阶,近日,“热烈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2018广西·桂林渔鼓交流展演及传承论坛”在桂林举行。该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指导,广西桂林市...
查看更多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在遗产日前后将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发布。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介绍活动情况...
查看更多
调研
【内容提要】“周家班”是中国民间鼓吹乐的代表,其所传承的“菠林喇叭”艺术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文章通过 “周家班”对“菠林喇叭”的保护与传承实践调研查究,揭示出“周家班”激活“菠林喇叭”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及文化自信的策略与步骤,同时也对“周家班”传承“菠林喇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的困境提出思考。 【关键词】周家班 菠林喇叭 艺术价值  人文价值  文化自信 图1 周家...
查看更多
调研
内容提要:口述剧本目前在很多秦腔民间剧团、班社中仍普遍存在。在“非遗”观念已深入人心的当下,立足秦腔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在调查研究、采访、访问基础上获得第一手民间口述剧本资料,并以将其记录、综合整理,进而做进一步的挖掘与研究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事情。 关键词:“非遗” 秦腔 口述剧本 整理 挖掘 2006年,秦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针对秦腔的传承与保护,以往多侧重于其生态环境的调节改善,其传承人传承谱系...
查看更多
人物
初夏时节,李景洲的登封窑传承保护基地内植物郁郁葱葱,更显静谧。如今,这里已成为很多人来河南登封研学、旅游的必到之处。每天前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有时一个旅游团过来就能买走价值一两万元的产品。该基地为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南登封嵩山地区陶瓷遗址、遗存众多。李景洲成长在瓷区,从小就有在窑场玩耍、拣瓷器的经历。他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985年,那年李景洲31岁,在登封四中教书,学校与登封阳城遗址发掘地为...
查看更多
周仲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生,江苏如东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周仲瑛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周筱斋学习中医,曾就读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55年进入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他在内科学体系上,率先提出了脏腑为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并据此编写出内科学总论—辨证施治纲要,对临床专业化起到了先导作用。在急症研究方面,他概括急症的基本病理特点为内外合邪、大实大虚、多脏同病,强...
查看更多
崔富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7月生,山西省忻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挠羊赛代表性传承人。挠羊赛技艺表演者。出身于挠羊之乡,自幼受父亲崔银忙(当地闻名的挠羊汉)影响,经常参加摔跤比赛,跟随父兄去跤场打头阵,十七八岁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挠羊汉。挠羊赛不穿跤衣,有时只穿短裤,无法抓握对方,只有用抱腿技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崔富海尤为擅长各种抱腿技术。在当教练期间,将挠羊赛抱腿绝技运用到竞技体育当中,还将所掌握的技术做了归纳与分类,并撰写了《跤乡摔跤抱腿绝技...
查看更多
姚启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5月生,2017年12月去世,湖北省丹江口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吕家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祖辈、父辈学唱吕家河民歌,擅长演唱各类民歌小调、长篇叙事诗歌,能唱各类民歌一千二百余首,被当地群众称为“歌袋子”。代表作品有《对战歌》《黑暗传》《拜年》等。能够即兴编词演唱,熟练演奏多种民间乐器。演唱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内容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个文盲歌师,仅靠纯记忆的方式保存了大量活态的民歌史料,演唱、整理、编创吕家河...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传承的主体。非遗传承人因为文化身份及个体差异而呈现不同的流动模式。代表性传承人的流动形式和方向比较多元,却富含行政色彩和受到国家力量的制约。非代表性传承人的流动是少数民族文化与异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代表,也是影响后续代表性传承人遴选的重要因素。一般性传承人的流动较为常见,且规模庞大,足以影响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和社会根基。传承人是实现非遗传承的关键,传承人的流动势必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带来诸多影响。发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