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66)
机构
(0)
政策
(91)
资讯
(487)
清单
(23)
资源
(53)
学术
(395)
百科
(1)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河南“两会”代表委员呼吁积极保护民间文化
2010.01.29
其他新闻
河南“两会”代表委员呼吁积极保护民间文化 “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很快,目前能够做到的是尽可能保留更多的文化形态。”在此间召开的河南“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此深感担忧,纷纷以议案或提案的形式呼吁政府必须加大力度保护正在走消亡的民间艺术。 对于河南的民间艺术,河南省政协委员邬恺夫一口气就能列出一串来,民间传说、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手工技艺等数不胜数,堪称“中国民间文学的缩影”。其中,不少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省...
查看更多
河南省政协委员呼吁:为民间艺术建座博物馆
2010.01.27
其他新闻
河南省政协委员呼吁:为民间艺术建座博物馆 “每过一秒钟,就有一种文化遗产消失。”作家冯骥才曾经如此感慨。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后继乏人、流失严重的双重困境。不少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对此忧心忡忡,他们说,必须加大力度去保护正在“遗失”的民间艺术。 现状民间艺术正在消亡 谈起河南的民间艺术,民进河南省委副主委邬恺夫一口气就能列出一串来,民间传说、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手工技艺等数不胜数,堪称“中国民间文学的缩影”。其中,不少已被...
查看更多
城市客厅─非遗的城市效应
2010.01.25
论坛
城市客厅─非遗的城市效应 本月,天津公布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治邦说:“非遗的保护是一项大工程,要进行普查、
分类
,用文字、照片、影像尽可能保留它的原貌。”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将新锐创意、商业资本与非遗结合,将“遗产”变成“产业”,抑或会产生新的能量。 想起那一年,全国评魅力名镇,天津报名的镇很多,能够入围参评的只剩下杨柳青。终评需要8分钟专题片、两分钟发言时,我被电视台前总编皇甫召去,时间只剩半月...
查看更多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察组赴宁夏指导工作
2010.01.13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察组赴宁夏指导工作 (本网讯)为摸清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传承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周晓璞同志为组长的文化部非遗司第四督察小组一行六人于12月8日开始对宁夏“非遗”工作进行为期5天的督察指导。 督察组一行分别对我区银川市、永宁县、灵武市、镇北堡影视城、隆德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并...
查看更多
《青海花儿大典》问世 有助于非遗保护传承
2010.01.08
其他新闻
《青海花儿大典》问世 有助于非遗保护传承 一部“花儿”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青海花儿大典》一书,近期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青海省副省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担任主编,青海省社科院院长、民俗学博士赵宗福担任执行主编。 全书分综述、花儿词选、花儿曲令、花儿会、花儿演唱传承人、花儿创作、花儿研究等七个部分。其中“综述”主要论述了花儿的民间艺术价值、民俗文化价值、研究价值及其传承保护;“花儿词选”,从近万首花儿唱词中精选了较精彩的2500余首...
查看更多
文化部“非遗”保护督查组赴浙江省海宁市督查
2009.12.29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遗”保护督查组赴浙江省海宁市督查 12月21日至22日,以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司长王建刚为组长的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督查组一行5人赴浙江省海宁市督查。 近年来,海宁市委、市政府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和浙江省政府有关精神为指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抓实普查工作,挖掘了一批项目,关注了一批艺人,建立了一批档案,锻炼了一只队伍;二是抓实保护工作,制定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
查看更多
刘魁立先生访谈录
2009.12.24
论坛
刘魁立先生访谈录 刘魁立 施爱东 刘魁立,祖籍河北静海,1934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小镇昂昂溪。1961年从莫斯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俄罗斯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1997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1960年代以及1980年代至今,在中国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多次进行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的考察活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民间文艺学、民族文学和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尤其着力于民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欧洲民俗学史的研究。近年来则把部分精力放在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刘魁立先生访谈录
2009.12.24
访谈
刘魁立,祖籍河北静海,1934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小镇昂昂溪。1961年从莫斯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俄罗斯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1997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1960年代以及1980年代至今,在中国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多次进行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的考察活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民间文艺学、民族文学和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尤其着力于民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欧洲民俗学史的研究。近年来则把部分精力放在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查看更多
新疆“非遗”项目达3772个
2009.12.04
其他新闻
新疆“非遗”项目达3772个 中国文化报记者李勇 姜新建报道: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工作的通知》部署,今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组,分别对全区14个地州市的“非遗”普查工作进行了验收,并选择16个县(市)进行了“非遗”普查工作抽查,抽查结果显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已知和确认新疆全区“非遗”资源项目共达到3772个,“非遗”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类别比较...
查看更多
富裕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吗?
2009.11.25
论坛
富裕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吗?――以河北霸州胜芳古镇为例项 阳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一个世纪,此前的中国虽然也一直在演化,但却没有脱离农耕文化的样态。在音乐文化领域,20世纪与此前最大的不同是西方专业音乐文化对中国专业音乐文化构成的影响和冲击。当西方专业音乐文化在中土被接纳的同时,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母机”接受西方模式,并形成了侧重于某些层面功能性使用的理念。 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实际形成了两个传统,一个是历史音乐文化的大传...
查看更多
1
90
91
92
93
94
1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