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栩栩如生的济南皮影,声情并茂的山东快书,精致华丽的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简约精美的苗族蜡染和苗绣……不久前,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七届全国非遗博览会上,全国332名非遗传承人、284个非遗项目参展参演,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技艺、特色表演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集中亮相,受到观众青睐。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传承好保护好。为此,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22个省直部门出台20条措施,将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
查看更多
地方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省军区、武警贵州省总队党委,各人民团体: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9月9日...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省军区、武警贵州省总队党委,各人民团体: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9月9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省军区、武警贵州省总队党委,各人民团体: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9月9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2年8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17270,其中省级非遗活力值为5457,地级市非遗活力值为6279,县级市(区)非遗活力值为5534。 总...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图像学意义上的壁画相对于史书文献中带有作者视角与认知的文字记述,更显示出其自然、写实、描述的特点,某种意义上更具客观、真实的性质,凸显出其历史的真实性价值。笔者实地考察桑耶寺康松桑康林殿绘有藏戏的壁画,结合藏文文献《桑耶寺目录》中的记述,认定桑耶寺康松桑康林殿藏戏壁画并非1200年前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修建桑耶寺时期的作品,而是绘制于1937年下半年,距今仅有85年的历史。壁画内容也为当年桑耶寺及附属建筑康松桑康林殿维修、重建后举行的开光庆典活动...
查看更多
论坛
由王文章主编,吕品田、罗微、李荣启任副主编,全国5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化干部历时5年,鼎力合作,联袂编纂的中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工具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于2022年1月由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出版。全书收录辞条6636条,共计约320万字。其知识信息蔚为大观,理论概括科学准确,印刷装帧优质精美。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项崭新成果...
查看更多
要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王文章 主编 崇文书局出版 继《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之后,崇文书局隆重推出又一部大型专科辞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这是国内首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和保护实践,全面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总体反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的专科辞典。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编纂委...
查看更多
重要论述
多彩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做好新时代非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查看更多
访谈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着持续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宝贵文化财富。 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短短20多年间,中国不仅以42项非遗问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道路,为地区和国际层面开展非遗保护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些...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