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6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十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66)
机构
(0)
政策
(91)
资讯
(487)
清单
(23)
资源
(53)
学术
(395)
百科
(1)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记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景洲
2018.11.16
人物
初夏时节,李景洲的登封窑传承保护基地内植物郁郁葱葱,更显静谧。如今,这里已成为很多人来河南登封研学、旅游的必到之处。每天前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有时一个旅游团过来就能买走价值一两万元的产品。该基地为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南登封嵩山地区陶瓷遗址、遗存众多。李景洲成长在瓷区,从小就有在窑场玩耍、拣瓷器的经历。他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985年,那年李景洲31岁,在登封四中教书,学校与登封阳城遗址发掘地为...
查看更多
周仲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生,江苏如东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周仲瑛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周筱斋学习中医,曾就读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55年进入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他在内科学体系上,率先提出了脏腑为内科疾病系统
分类
的基础,并据此编写出内科学总论—辨证施治纲要,对临床专业化起到了先导作用。在急症研究方面,他概括急症的基本病理特点为内外合邪、大实大虚、多脏同病,强...
查看更多
崔富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7月生,山西省忻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挠羊赛代表性传承人。挠羊赛技艺表演者。出身于挠羊之乡,自幼受父亲崔银忙(当地闻名的挠羊汉)影响,经常参加摔跤比赛,跟随父兄去跤场打头阵,十七八岁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挠羊汉。挠羊赛不穿跤衣,有时只穿短裤,无法抓握对方,只有用抱腿技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崔富海尤为擅长各种抱腿技术。在当教练期间,将挠羊赛抱腿绝技运用到竞技体育当中,还将所掌握的技术做了归纳与
分类
,并撰写了《跤乡摔跤抱腿绝技...
查看更多
姚启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5月生,2017年12月去世,湖北省丹江口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吕家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祖辈、父辈学唱吕家河民歌,擅长演唱各类民歌小调、长篇叙事诗歌,能唱各类民歌一千二百余首,被当地群众称为“歌袋子”。代表作品有《对战歌》《黑暗传》《拜年》等。能够即兴编词演唱,熟练演奏多种民间乐器。演唱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内容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个文盲歌师,仅靠纯记忆的方式保存了大量活态的民歌史料,演唱、整理、编创吕家河...
查看更多
论传承人流动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8.10.24
论坛
摘要: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传承的主体。非遗传承人因为文化身份及个体差异而呈现不同的流动模式。代表性传承人的流动形式和方向比较多元,却富含行政色彩和受到国家力量的制约。非代表性传承人的流动是少数民族文化与异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代表,也是影响后续代表性传承人遴选的重要因素。一般性传承人的流动较为常见,且规模庞大,足以影响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和社会根基。传承人是实现非遗传承的关键,传承人的流动势必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带来诸多影响。发挥...
查看更多
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五大关系问题
2018.10.24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孤立的一件事,它会与方方面面发生联系。而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典籍保护的关系,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积极吸外来文化的关系,以及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的关系,则是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周边诸关系中关键的关键。 一、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典籍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许多人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提出,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所以,在他们眼中,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
查看更多
郑州轻工业大学陶瓷烧制技艺研修班考察纪实
2018.10.16
交流培训活动
为了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理论、文化与艺术修养,增强传承活力,更好的传承非遗的技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郑州轻工业大学陶瓷烧制技艺研修班的学员们于10月8日-11日前往被称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进行了系列考察活动。本次由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阳带领,非遗研培班教师王潇博士、陶瓷专业骨干参与。 10月8日,学员们从郑州出发,经过五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景德镇。学员们首先来...
查看更多
全国非遗策展人才培训班在上海开班
2018.10.16
要闻
10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展人才培训班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班。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与实践》为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20名非遗策展人才授课。 此次培训班为期一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查看更多
书讯:《民俗学前沿研究》等
2018.10.10
论坛
一、《民俗学前沿研究》 主编: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霞(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内容简介: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前沿课程系列演讲的结集,以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福田亚西男教授和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刘魁立教授等八位主讲人的课程演讲记录为底本。研讨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日本民俗学的历史与当下的发展趋势、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俗学与日常生活实践、家乡民俗学、民俗学表演理论、未来民俗学的探讨等。 目...
查看更多
中国工匠的人文精神
2018.10.08
论坛
工匠的人文精神在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振兴手工技艺、倡导鼓励工匠精神的舆论热潮中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手工艺不被重视的时候,人们关注的是手艺的实用价值,工匠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和美学意义遭到冷落。但最近10年来,情况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和社会不仅极力倡导工匠技艺,还重视手工技艺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此举顺应时代发展,承续历史传统,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资源养分。中国工匠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陶器、青铜、染织、玉牙、漆器、建筑、雕塑、园林、城苑等皆能代表工匠...
查看更多
1
64
65
66
67
68
1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