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434)
机构
(0)
政策
(15)
资讯
(1486)
清单
(163)
资源
(406)
学术
(285)
百科
(0)
其他
(7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辽宁:学非遗技艺,度喜乐元宵
2019.02.19
专题报道
“非遗公开课”辽西木偶戏授课现场 王金龙 摄 春风得意人欢笑,锣鼓喧天闹元宵。2月16日至17日,在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馨苑,以“灯庆团圆汇 喜乐元宵节”为主题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吸引了当地众多市民的积极参与。作为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2019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包括“传统技艺展示”“非遗公开课”“元宵节俗体验”“互动即兴展演”“非遗综...
查看更多
花灯璀璨元宵至 良辰美景正当时
2019.02.19
专题报道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从南宋词人辛弃疾如画的词句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欢度元宵的流光溢彩、歌舞欢腾。元宵节这一天迎来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我国各地举办民俗活动最为密集的时间节点之一。元宵节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节前后,众多精彩的非遗和民俗活动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竞相举行。古往今来,在活态传承中,元宵佳节的深厚文化内涵深入人心,“我们的节日”历久弥新。“掷彩门”:讨新年好彩头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地区...
查看更多
年到元宵灯火燃 龙腾狮舞伴春声
2019.02.20
专题报道
在湖南衡阳举办的南岳龙狮争霸赛现场的舞狮表演。 贾 艳 摄 2月17日,山东省图书馆第十三届“书海灯谜会”现场。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摄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凤州村的群众自制花灯、自办灯谜晚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群众。  ...
查看更多
探寻传统记忆 传递新春欢乐
2019.02.21
专题报道
赏经典年画,品年俗“盛宴”,听“身边的手艺传承人”讲述传承故事,今年春节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地频频亮相,为佳节增添文化内涵,传递新春欢乐,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动力。四川:绵竹年画凸显传统年味五彩年画挂起来,万盏灯笼亮起来。今年春节期间,四川省绵竹市启动第十八届绵竹年画节,数十万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一起度过更富年味的中国年。年画节系列活动迅速掀起热闹气氛,大鼓队表演、春官赐福、传统汉服表演、新春唱大戏、龙狮灯表演等让观众目不暇接。根据清末画...
查看更多
山西岚县面塑薪火传承 “80后”冀让传统技艺走得更远
2019.02.25
专题报道
23日,34岁的山西省吕梁市面塑传承人刘丽丽在蒸花馍的间隙,不时和微信好友互动。在刚刚结束的山西省第三届花馍艺术展上,她认识了许多来自中国各地的面塑传承人,随即组建了好友群。“每个地方特色不一,但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将这门技艺传承发扬。”作为较年轻的传承人,刘丽丽更觉自己身担重任。岚县面塑是岚县的代表性传统技艺,民间的婚丧嫁娶都有不同内容的面塑作品,从正月初一的“面花花”“面枣山”,到正月二十五的“点灯灯”,再到清明节的“蛇燕燕”“寒食食”,七月十五中元...
查看更多
【非遗数据知多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龙舞
2019.02.27
专题报道
一、龙舞概述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多地分布,形式品种多样。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有关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龙舞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 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根据龙形道具扎制材料的不同,分为布龙、纱龙...
查看更多
宁夏:2018年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2019.03.01
专题报道
2月28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一是《关于贯彻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意见》(宁文发〔2018〕125号)出台,明确对列入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名录的项目予以适当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
查看更多
感知非遗,是人生“美丽的相遇”
2019.03.18
访谈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非遗吉林》: 孙院长您好!现就全国各省(区)非遗保护与传承状况而言,我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的整体情况如何?我省非遗资源有哪些特点,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孙桂林: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分丰富,类别齐全。项目涵盖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和回族等民族,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截止2017年6月,吉林省已有34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
查看更多
关于非遗保护:两会代表委员说了啥
2019.03.19
专题报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先后于2019年3月3日至13日、5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今年,“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面对媒体采访,抒发心声、建言献策,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工作贡献智慧。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近期媒体采访报道的梳理,看看代表、委员们都说了些什么。 一、关于非遗助力精准扶贫 全国...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著作研究述评
2019.03.20
论坛
摘要:保护非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文化热点。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目前出版的非遗著作可以分为学术类和非学术类,其编著者涵盖了政府、学者和民众。通过对非遗著作的梳理,可以描述出十几年来中国非遗保护和研究的历程:非遗保护由“申遗热”向“重申报,更重保护”转变,非遗研究由对基本概念的厘清到试图创建一门新的学科。从目前出版的非遗著作数量和质量来看,中国非遗的保护实践和学术研究在短时期内走向了国际前列,但很多学者也指出中国的非遗保护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在“非...
查看更多
1
98
99
100
101
102
24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