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羌族的原始信仰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陶立瑶 羌族以白石为图腾     四川境内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的茂县、汶县、理县、黑水带羌族地区,其民居房顶女儿墙正中或转角处砌筑的塔子“纳萨”顶上,多置有五块、七块、九块不等洁白的石英石。羌语称之为“阿渥尔”的这些白石,既是色调灰暗的羌族碉房的一种耀眼的装饰。更是当地羌族群众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物,是神灵的化身,是各种神灵驻足人问的居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08 BMW中国文化之旅    2008 “BMW中国文化之旅”10月14日从首都博物馆正式启程。这是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与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的一项重要活动。    此次中国文化之旅从北京出发,将沿着京杭大运河,寻访中华文明传承的印迹,经由天津、山东、江苏,到达运河起点浙江杭州,并转道进入中国第二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古徽州。沿途车队成员将探寻各地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存,并收集各地别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实物...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二十年忧思:文化成生活表面的油珠?    “若干年后,你们中国人要到我们这里来研究你们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外国学者的这番话,深深刺痛了中国学者的心。  盲目推向市场,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了碎片,工业文明给主要植根农耕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致命一击……如何保护,怎样传承?近日在湖北长阳召开的“2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发出警示,“急功近利地进行非遗保护,势必糟蹋其本质,加快珍贵文化的...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内蒙古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8名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获悉,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内蒙古日前公布了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8名。     此次入选的208名传承人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10大门类,包括第二批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84岁的和林格尔县剪纸学会...
查看更多
人物
蓝印花布心织成 推陈出新技艺精      小窗是木制的,窗帘用蓝印花布制成,古典的花卉图案。透过蓝白的花纹,炽热的阳光似乎变淡了,一种沉静的凉意氤氲在斗室里。  这是个蓝印花布的世界。墙上挂的是蓝印花的壁挂,桌上铺的是蓝印花的台布,瓶里插的是蓝印花的布花,书柜里、沙发边、案几旁,蓝印花的图书、画册、布料随处可见。虽是深秋,天气依然闷热,随手操起一把团扇,扇面还是蓝印花布……轻摇团扇,清风徐徐,心,随着漫天的蓝白,静下来……  这是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古老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白局唱进名城盛会 叫好声一片南京仅剩两人在唱    这几天机房不好做/我又被‘坐板疮"来磨/三万六千头的库缎/一天撂上它几十梭……”  一曲《机房苦》,已经被白局艺人传唱了600多年。昨天,作为第三届名城会系列活动之一,南京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在市民俗博物馆举行,而甘熙故居的梨园雅韵舞台上演了一场地地道道的南京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南京白局、南京白话、皮影戏、扇子舞、剪纸……  老艺人的精湛功底,博得了台下观众的如潮彩声。  而63岁的黄玲玲老师,则向记者透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保护运河文化的征程没有尽头 歙县砚厂的工人在刻砚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说“墨香”,但是,你知道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你曾经走近墨生产的地方吗?乍到制墨场所,你会猛地感到呛鼻的强烈酸臭。但就在那样一种刺鼻气味下,在墨黑处处、光线昏暗、设备老旧的屋子里,制墨人没有任何防护装备,常年如一日专注安详地取料、称重、捶打……10月下旬,淅沥秋雨中,记者走进位于安徽歙县县城东路19号一处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化遗产安塞剪纸   剪纸,安塞人称窗花。历史悠久。代代相沿,民俗文化积淀很深,现在人称传统花样仍为“古时花”。安塞民俗给儿子定亲问媳妇有“不问人瞎好,只要手儿巧”的说法。民歌《迎亲歌》道:“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 冒者,随意也。实际上安塞女子剪纸已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安塞剪纸个性强烈,感情真挚,寓意深长。境内四条川道,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沿河湾的杏子河川以白凤兰、王占兰为代表,剪纸造型简单,意境概括,风格纯朴;高桥、砖窑湾的西河川,以曹佃祥、常...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新华调查)保持“非遗”原味 探索市场开发――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基地调查     新华网宁夏频道11月13日电(记者艾福梅、张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市场开发的问题一直为各界关注。如何保护“非遗”的传承链?如何寻找市场开发和保持“非遗”原味之间的平衡点?     2008年9月,宁夏首个旨在为“非遗”项目提供创作、展示、营销平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基地”在银川市文化城揭牌,目前已有5名“非遗”传承人进驻其间。     这个整合了“非遗”传承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女书习俗:世界上惟一存在的性别文字    江永县位于湖南省南部边陲,西部和南部与广西桂林地区为邻,隶属永州市。江永女书流传于江永县仅有两万人口的上江圩(包括上江圩镇和铜山岭农场及周边的个别村落)一带。该县的潇浦镇、千家峒瑶族乡、允山镇、黄甲岭乡等地历史上也曾流传过女书,但在60年前即已先后消失。    江永县女书文化村浦尾村举办了一场原生态的女书习俗――坐歌堂,吸引了全村男女老少及邻村的乡亲300余人前来观看。在大红花轿、凤冠霞帔、婉转女歌及锁呐的映衬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