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虎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安徽抓住这一传统民族节庆契机,启动“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营造欢乐祥和氛围,让人民群众感受浓厚的家乡味道、中国年味道。 安徽梳理遴选了一批与地方年俗文化密切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在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期间进社区、进广场、进公园开展活动,并通过音视频、直录播等形式,在线上广为传播。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开展“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160项、700余场次...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专门就完善政策法规做出部署,进一步凸显了政策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撑作用,也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实践中渐次推进予以落实。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海南苗族盘皇舞 文化成风化人,凝聚力量。近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组织的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第37届“村晚”精彩上演。年味十足的“村晚”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愁、乡情,让农村文化广场真正“活起来”,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发挥优势、聚合资源,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享受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9年,《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印发,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入快车道。如何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杨利慧一直关注的话题。“大运河北京段两岸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对之发掘整合,打造一条北京的‘大运河非遗之旅’。”她说。 杨利慧介绍,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非遗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南方报业天空城兴趣社区承办的2021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下面简称“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公布获奖结果,东莞市文化馆选送的《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东莞市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案例》等10个案例获得精品案例奖,佛山市博物馆选送的《“佛博坊”之“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等10个案例获得优秀案例奖。 “非遗进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凌源皮影影人。 海城高跷展演。 抚顺地秧歌展演。 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文化根脉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辽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7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9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何保护、传承、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以彰显辽宁文化特色?十余年来,辽宁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了“非遗+剧场”“非遗+记录”“非遗+文物”“非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近几年的履职过程中,我走访了不少企业,发现企业与非遗的结合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淑英说,她曾探索将剪纸艺术融入一些产品的包装。比如与河北当地一家乳品企业跨界合作,企业反馈说产品销量大涨,获得业界和市场的一致好评。“这种尝试很棒,既提升了蔚县剪纸的影响力、扩大了传播范围,也提升了乳品企业的文化内涵和产品销量,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周淑英说。 “在近几年的履职过程中,我走访了不少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2年2月全国城市非遗活力值均值因疫情和假期因素,较上月下降22.71%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子项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2年2月非遗活力值共计329247,城市非遗活力值均值为110.23,较1月数据下降22.71%。 山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4岁的黄杨伟是海南一名大学生,也是一名创业者。他在五指山市区开了一家非遗黎锦服饰店, 除了卖黎族服饰,还会不定期线上直播讲解黎锦制品和黎族文化。图为黄杨伟(左)和外婆一起织黎锦。(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视频平台上,刺绣、漆艺、剪纸、油纸伞等非遗工艺品搭配生动的画面与音乐,很快“圈粉”,吸引不少网友拜师学艺、下单购买。专家认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走进千家万户的舞台,让更多人可以看非遗直播...
查看更多
节气名录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民间称“打春”,内乡打春牛习俗是流行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世代传承的立春节气习俗。春季万物复苏,打春牛预示农耕活动的开始,有规劝农事、鼓励春耕的含义。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的核心文化空间内乡县衙博物馆为十个代表社区之一。 打春牛活动分为祭春、迎春、打春、闹春、送春等。立春前一日群众自发组织迎春队伍去先农坛祭拜春牛和芒神,并在附近田里耕地以祈丰年;立春日民众齐聚内乡县衙...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