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全世界300多位剪纸艺术家专家赴金坛聚盛会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9月28日电(记者邓华宁)第五届(中国?金坛)国际剪纸艺术展暨金坛市第四届文化艺术节27日在金坛华罗庚纪念馆广场隆重开幕。从9月27日到10月10日,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剪纸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将相聚金坛,共同参与这场中外剪纸的盛事。        此次国际剪纸艺术展是今年文化部批准举办的16个国际文化交流盛事之一。共征集到国内外作品1800多件,其中国外艺术家寄送的作品有...
查看更多
人物
 井春霞:用剪刀说话的人    人物简介:  井春霞,回族。1966年出生。现任同心县第二小学美术教师。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委员会委员、宁夏剪纸协会副会长、吴忠市政协委员、吴忠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95年14幅作品入选世界妇女大会并参加各国巡回展,并荣获“中华巧手女”称号;   1999年在银川市举办个人剪纸展;   2002年获“华夏之韵”剪纸精品展获银获;   2004年在第七届全国剪纸艺术节获银奖;   2...
查看更多
论坛
彝族鬼灵信仰田野调查手记巴莫曲布嫫    彝族鬼灵信仰田野调查手记之一     走近鬼魅:美女与鬼源     相传,很古的时候,在天和地的中间,在大地的中央,有一个终年被一团团红云和一片片白云掩映着的地方,天上的神,地上的人,只有在红云和白云交替的时候,才能看得见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个被称为“苏祖”的地方,就是巴布凉山。       1992年初春,我为完成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的研究课题,从首都北京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凉山,选择彝族传统文化保持得最为深厚...
查看更多
论坛
浅论公众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层”方圣德    论文摘要:公众的保护意识制约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这一观念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大部分研究者更多的是从宏观上去把握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工程,这是与国外保护策略的不同之处,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滞后的原因之一。笔者试图从公众的保护意识方面来探讨如何更有效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自古暨今,中国文化的主导者们“教民追孝”,“孝性”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特征,世界上没有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斡尔族“哈尼卡”剪纸艺术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语言,汉语译为“眼仁”也可以译为“玩偶”,指非常小巧的纸偶玩具。“哈尼卡”剪纸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具有很高的保护、传承价值,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达斡尔族的“哈尼卡”剪纸也在失传和濒于失传。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小女孩喜爱的玩具,它由剪纸的人物头形和圆锥形的人体组合而成,可以站立,有几厘米到20多厘米高。制作“哈尼卡”时,先用一张白纸对折剪出对称的各种人物“哈尼...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 冯骥才 《老鼠上灯台》   车子驶出呼和浩特一直向南,向南,直到车前的挡风玻璃上出现一片连绵起伏、其势凶险的山影,那便是当年晋人“走西口”去往塞外的必经之地――杀虎口。不能再往南了,否则要开进山西了,於是打轮向左,从一片广袤的大草地渐渐走进低缓的丘陵地带。草原上的丘陵实际上是些隆起的草地,一些窑洞深深嵌在这草坡下边。看到这些窑洞我激动起来,我知道一些天才的...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国庆期间汇集上海     中新网上海九月三十日电(刘淇)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上海市奉贤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组委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展演―上海游园汇”9月30日在奉贤申隆生态园拉开帷幕。   “游园汇”现场,泥塑、布糊画、内画、马尾绣、豆雕、微型国画等艺术的艺人和传人们纷纷登场,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绝活,传授技艺。   中华...
查看更多
资讯
 新华社阿布扎比2009年9月30日电(记者 安江 孙瑞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30日在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 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华社阿布扎比9月30日电(记者 安江 孙瑞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30日在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    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云锦 金陵刻经双双圆梦“世遗”   在南京文交会上,编织机现场编织南京云锦 快报记者 泱波 摄     国庆60周年前夕传来喜讯  一起入选的,还有雕版印刷等20个中国非遗项目  9月30日傍晚6:50 ,60岁的王宝林接到一个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打来的电话:南京云锦申遗成功了!短短一句话,让王宝林喜极而泣!  从2002年开始,南京云锦就走上申报“世遗”之路,但连报三次,申报了八年,都与“世遗”擦肩而过。昨天,喜讯传到南京,关心云锦申遗的很多专家都哭了...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