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夏至
搜索
地方新闻
8省市近百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杨柳青 千年古镇“邂逅”非遗之美 芒种已过,仲夏之始,千年古镇杨柳青迎来一场非遗“盛宴”。昨天上午,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非遗主场活动暨第五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杨柳青古镇景区拉开序幕,活动从6月8日至12日。其间,来自运河沿线8省市的近百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丰富多彩的展览、展卖、展演活动,为游客打造全方位文旅体验。 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如意大街,踏上...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舞动百万兵。 两手托起千秋将,灯影照亮万古人。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中来。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我们与辽宁省博物馆推出“非遗+文物”展览模式,举办“光影有声——走进皮影的世界”专题展。此次展览是继2020年“当青花遇上剪纸”、2021年“珍瓷剪影——传统手艺的时空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围绕“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在线上、线下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宣传展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本版特集中呈现各地方为满足民众的文化生活而推出的丰富活动。 黑龙江:非遗线上线下展风采 为7家省级优秀非遗工坊带头人颁发证书、观看非遗专场演出、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被视为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6月6日,“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2023年度入选名单发布和授牌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青年是非遗保护的希望,在传统文化日渐复兴的当下,善于创新的非遗新生代为非遗传承注入了青春的力量。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带动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非遗人才储备建设之中。”近年来,山西通过培育非遗传承人、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购物节等活动,不断提升山西省非遗的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非遗保护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一项项令人振奋的保护成果。2022年,天津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07项(含扩展名录17项)。截止到目前,全市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57项(含国家级),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00余项。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82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活动开幕式现场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6月10日,河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南阳市解放广场正式启动。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南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智慧,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鹏等出席活动仪式。 黄东升宣布活动启动 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0日晚,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市索菲亚广场举行。 宣传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发挥非遗在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文旅消费增长的积极作...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围绕“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6月10日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主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暨贵州非遗文创集市游园荟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开幕。 按照省文旅厅工作安排部署,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传承创新空间建设“贵州非遗文创集市”,让“非遗”+文创、“非遗”+生活...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芒种方逝,夏至未至。在浓荫日长的仲夏,2023年6月10日,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来了。 6月9日至6月11日,“可持续发展 非遗同行”——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临海)系列活动在台州府城旅游区举行,浙江省十二届政协副主席张泽熙、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庆瑜、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芳及各设区市文旅局和非遗机构负责人,各县市区领导,全省各地非遗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传统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发布“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一批手艺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民间手工艺创作生产,将纺染织绣、编结扎制、雕刻堆塑等“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实现传统工艺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交织共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