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3   星期三   农历六月廿九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开学第一课”活动现场(供图: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 9月1日,天津美术馆3楼迎来了一场生动的文化教育实践课,来自天津市河西区湘江道小学、复兴小学的同学们在此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从长约1.8米、重约50公斤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到造型飘逸灵动的天津面塑,再到栩栩如生的泥人张雕塑,种类多样的非遗作品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作为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天津面塑、杨柳青木版年画、泥塑(天津泥人张)、花丝镶嵌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我国作为第一批加入公约的国家,已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瑰...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清水江中上游苗族刺绣的文化基因显见于技法、纹样、结构要素,其形成离不开绣娘群体的身体实践。身体实践过程有着对技艺的承续和记忆的再现。绣娘们在长期、反复的生产和创作实践中形成对苗族刺绣的使用惯习,并逐渐内化为身体记忆,成为苗族刺绣独特的文化基因。同时,绣娘们技艺经验的积累,在视觉化过程中促进了刺绣纹样的转化和程式化,以二接式、三接式、中心式、T型式、层级式为特点的图式,都凝结着世代相传的文化价值与智慧。 【关键词】苗族刺绣;文化基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成都国际非遗节等线下活动人气旺盛,到非遗购物节等风靡线上;从国风音乐、传统戏曲备受喜爱,到“非遗热”“古籍热”持续升温,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古老与流行交融互动,人们看到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广阔前景。 给“非遗热”再添一把火,必须找准现代生活的需求,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宋代《春宴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古茶树根,浙江省考古所藏。 宋代黑釉兔毫盏(右)、黑釉油滴盏(左),故宫博物院藏。 德国麦森瓷厂1723年制造的珐琅彩描金人物图壶,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观众在“茶道尚和”展厅参观。 你知道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是什么年代的吗?唐代诗...
查看更多
要闻
昭昭文脉,弦歌不辍;灼灼非遗,薪火相传。9月12日傍晚,“齐聚文都 多彩非遗”东亚文化之都城市特色非遗展示活动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盛装启幕。 启动仪式现场 本次“东亚文化之都”城市特色非遗展示活动作为第36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七大板块之一,秉承“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理念,以“齐聚文都 多彩非遗”为主题,旨在为各“东亚文化之都”友好城市展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丰硕成果搭建平台,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天津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整体性发展,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把握正确导向,服务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于2023年组织开展了大运河天津段沿线区域非遗项目调研,经过历时5个多月的实地走访,共梳理出天津市运河沿线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与场所。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标志与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教育价值、传承价值等,已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独特名片。新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传承和传播需要持续发扬光大,以实现增强人文底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探索实践,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推动非遗的保护和发展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 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17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援疆前方指挥部共同主办的2023年“锦绣山西 大美新疆”山西非遗精品丝路行暨援疆非遗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昌吉回民小吃街拉开帷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左权民歌、小花戏、形意拳、雁北耍孩儿、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等精彩亮相,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盛宴。 图为左权民歌、小花戏表演 图为八音会表演 为推动山西对口援疆工作做得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走进高亢激越的八音会、曲调欢快的左权民歌、古老而独特的咳咳腔……9月19日,在新疆天山天池湖畔,一场极具山西特色的国家级非遗展演、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 雁北耍孩儿(咳咳腔)《猪八戒背媳妇》表演 当日,天山天池景区天高云淡、雪山巍峨、湖水澄碧,高山平湖的绰约丰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市民游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援疆前方指挥部共同主办的2023年“锦绣山西 大美新疆”山西非遗精品丝路行暨2023年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