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6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关于举办“龙腾华夏 匠心齐鲁”2024龙年春节主题非遗文创大赛的通知 各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各有关单位: 九州春色启龙年,八方欢歌庆龙年。2024年是甲辰龙年,“龙”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之一,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体现着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观念,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龙”不仅在精神上成为民族的信仰,其形象也被创造、发展具化为图形、文字等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类非遗展现出来。 为贯...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龙腾华夏 匠心齐鲁”2024龙年春节主题非遗文创大赛的通知 各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各有关单位: 九州春色启龙年,八方欢歌庆龙年。2024年是甲辰龙年,“龙”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之一,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体现着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观念,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龙”不仅在精神上成为民族的信仰,其形象也被创造、发展具化为图形、文字等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类非遗展现出来。 为贯...
查看更多
十大非遗好物选出将进入山西礼物推荐名单
专题报道
为打造立体多元的山西非遗消费新场景,挖掘、拉动文旅消费新热点,在全省范围内掀起消费热潮,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晚报社联合举办“潮生活晋是宝”2023山西非遗购物节活动。线下活动收官后,线上话题热度持续,日前,结合产品线下销售和线上打卡留言大数据,“我最喜爱的山西非遗好物”评选结果出炉,十大非遗好物入选,将进入山西礼物推荐名单。 “潮生活晋是宝”按照“1+11+N”的模式展开,设置1个主会场,搭建省级集成展示销售平台,组织11个市作为分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3黄河非遗大展上有哪些亮点值得一看?有哪些不容错过的打卡点值得参与?今天,就走进展馆,为您盘点非遗大展上妙趣横生、意味悠长的展会亮点。 九省500余只大老虎欢聚一堂 大小不同的500余只老虎共同组成红红火火布老虎矩阵。这些老虎来自沿黄九省(区),风格不同,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有平安虎、团圆虎、如意虎,来自八方,齐聚山西。 其中,最大的一只是位于矩阵中心的山西黎侯虎。黎侯虎制作...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携手主办的“非遗技艺线上展示宣传项目”正式上线。该项目旨在通过线上平台,向全球观众展示宣传贵州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包括水族马尾绣、苗族剪纸、苗族泥哨以及黔陶等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技艺。 本次非遗线上展示宣传项目通过视频展播形式,全方位呈现贵州非遗技艺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观众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欣赏到水族马尾绣的细致绣工和精美图案,感受苗族剪纸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领略苗族泥哨...
查看更多
——2023黄河非遗大展亮点纷呈
专题报道
7200平方米的展厅,以黄河农耕文明、黄河面食文化两大板块充分展示黄河流域非遗保护成果;沿黄9省(区)6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3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静态展示、动态展演、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带领与会嘉宾畅享黄河沿岸独具魅力的乡土风情……11月7日至1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黄河非遗大展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大展以“黄河农耕文明”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彰显黄河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延续历史文脉,讲好黄河故事。 展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1月11日,为期5天的2023黄河非遗大展落下帷幕。 展示非遗保护工作成果 本次大展按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分类以及文化形态进行了展陈。当你走进黄河农耕文明展厅,仿佛走进一个活态非遗博物馆,面塑、布老虎、剪纸、木版年画、陶器瓷器等9省(区)非遗代表性项目以矩阵式呈现,为观众打造了沉浸式观展体验场景。 在面塑展区,最引人关注的是山西省级非遗传承人杨刚与他的团队历时40天精心制作的24节...
查看更多
要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和非遗系统性保护重要论述的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等要求与规定,总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经验,推进非遗“三大体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非遗系双导师制建设工作,11月16—1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带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专家及工...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苏北乡村第一代外出务工的农民大多持有一门手艺。这个群体曾是乡村建设和治理的青壮主力。近年来,随着该群体的返乡,也为苏北乡村的手工艺振兴带来契机。通过对苏北农村人员组成数量、就业及分工结构等的分析发现,返乡工匠是苏北乡村振兴可依赖的主要力量。针对苏北乡村手工艺发展面临的人口空心化、环境生态破坏、产业和品牌缺乏等困境,应寻求在现有人力、产业、技术、环境等资源的基础上,引入高校设计志愿者团队,提供一系列可能的办法和可以付诸实施的策略...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的发展进程中,名录列入机制(申遗)和定期报告制度(履约)已成为并行不悖的国际合作双轨制。前者为所有缔约国提供了一个国际化平台,以利从整体上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深化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知;后者是政府间委员会和缔约国对实施该公约的成果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和跟踪监测的重要工具。换言之,这一双向循环的合作机制同时成为缔约国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