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中国剪纸
查看更多
中国剪纸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2009年,南京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项目保护单位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对南京剪纸项目的保护传承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10年来保护传承工作的主要举措和成果 (一)完善了南京剪纸技艺数据库,编辑出版《南京剪纸》作品集 对档案资料进行了全方位的收集...
查看更多
中国剪纸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一、保护举措 (一)设立徐州剪纸保护机构。为更好地保护徐州剪纸和代表性传承人,徐州市建立了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成立以徐州文化馆为主要保护指导单位,其他各个县(市)区文化馆为传习所的全覆盖保护网络。 (二)开展传习教学活动。在各地区文化馆、文化站公益课堂增加徐州剪纸课程,聘请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和主要传承人进行剪纸技艺培训活动。 (三)与当地高校联合开展剪纸的保护传承工作。结合当地高校资源,一是深入开展徐州剪纸的...
查看更多
中国剪纸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金坛刻纸作为常州地区的重点非遗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经过历代的传承发展,这张文化名片不仅代表着江苏,更是国家民间艺术的代表。10年来,金坛刻纸一直在努力前行,向全民推广这项民族艺术,助力传统手工艺的振兴。以下将从人才培养、数字保护、作品创作、产品开发、对外宣传、基础教育等六个方面介绍金坛刻纸项目近10年的保护实践成果。 一、优秀人才的培养是金坛刻纸传承的重中之重 自2009年以来,在金坛刻纸研究所和杨兆群工作室的共同...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中国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河南剪纸尤其是河南豫西的民间剪纸,在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中国剪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河南省市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深度挖掘、保护、传承这门艺术。 一、10年来河南省民间剪纸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稳步推进民间剪纸保护工作,成果丰硕 河南省民间剪纸历史久远,城市、乡村普遍流行,广泛应用于传统节庆、人生礼仪和避邪、祈福、游艺,以及服饰绣样、工艺花样等民俗...
查看更多
中国剪纸
乐清细纹刻纸发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古代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乐清市积极做好乐清细纹刻纸保护工作,主要总结如下: 一、完善保护机制,建立保护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推进。2013年5月,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单设。成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