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汪秀霞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满族,1947年生,辽宁锦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汪秀霞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4岁起跟随母亲学习剪纸技艺,出嫁后又接触到很多契丹萨满文化。她的剪纸以满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为主要表现内容,其剪纸艺术具备了研究萨满文化的史料意义。汪秀霞的作品布局自由洒脱,饱满流畅,充满了奇诡的想象力,代表作品有《柳树妈妈》《山神》《萨满出马》等。2004年参加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锦州医巫闾山满族...
查看更多
王计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7年生,山西中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中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计汝从小受到家庭剪纸熏陶,跟随母亲学艺,观察生活中的各类民俗事象,传承原生态中阳民俗剪纸,其剪纸作品涉及当地生产生活、年俗风情和节日喜庆等内容。她的剪纸地域特色明显,粗犷浑厚、古朴典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丰收乐》《春忙》《晋商》等。
查看更多
张冬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45年生,河北丰宁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师。自幼受家庭熏陶,5岁开始帮母亲、姐姐钉剪纸、熏样,7岁点染剪纸、剪窗花。1974年开始系统研究民间剪纸,并开始剪纸创作。1987年后专题研究满族民俗剪纸的传承和创作,努力创作出不同风格的剪纸,试创出拼色剪纸、填色剪纸等新的剪纸表现形式。他的剪纸涉及面广泛,以满族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生活气息浓郁,遵循丰宁剪纸的传统风格,以阳刻为主、阴刻为...
查看更多
周兆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生,河北蔚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他出身于剪纸世家,8岁时一边上学一边跟父亲学艺。父亲从打刀子教起,教他熏、闷、刻、染全套工艺,要求极其严格。周兆明13岁时将全部技艺学成,技法日臻成熟,以后又不断向外汲取营养,追求创新,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他创作作品两千六百多幅,题材有戏曲人物、佛教人物、花鸟鱼虫、戏曲脸谱等,其图样新颖、刀工精湛、染色亮丽。多年来共培养徒弟五十多人。
查看更多
贺玉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2月生,2013年12月去世,陕西省延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歌手世家,祖父是有名的秧歌把式。受家庭影响,从小学唱陕北民歌,练就一副金嗓子。20世纪80年代,带头在安塞掀起了民歌热。歌声高亢激越,穿透力强,以音高、歌多、手巧著称,擅长边唱边剪纸,唱啥剪啥,歌传其神,纸剪其意。演唱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荡气回肠,先后为《黄土地》等七十多部电影、电视剧演唱插曲。整理、改编的...
查看更多
成果展示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开幕。根据进博会新闻宣传工作总体部署,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上海市文广影视局联合策划举办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在进博会新闻中心同步开展。展示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等领导同志到展区视察,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展览专为进博会新闻中心度身定制,面向中外媒体记者观众,主题为...
查看更多
论坛
    前不久参加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感触颇深。这届博览会以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的情境化方式打造出了东方美学空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本次博览会,在展览形式上有几个亮点:一是设置了专题化、体验式文化空间。位于济南的主会场展览打破了以往按照省份进行划分的常规,围绕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工艺项目,设计了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家具文房、中药炮制、雕刻塑造,一共有8个主题,集中展示了...
查看更多
要闻
图1 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现场 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延安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同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有关负责同志,以及西部地区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传承的主体。非遗传承人因为文化身份及个体差异而呈现不同的流动模式。代表性传承人的流动形式和方向比较多元,却富含行政色彩和受到国家力量的制约。非代表性传承人的流动是少数民族文化与异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代表,也是影响后续代表性传承人遴选的重要因素。一般性传承人的流动较为常见,且规模庞大,足以影响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和社会根基。传承人是实现非遗传承的关键,传承人的流动势必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带来诸多影响。发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