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韩月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11月生,辽宁省庄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庄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向外祖母王宋氏、母亲韩王氏和5个姐姐学习剪纸。随着技艺的精进,开始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进行剪纸艺术创作。习惯左手持剪,除需要精心构思的大幅作品以外,一般不需画稿而直接剪制。作品多采用圆形构图,善于运用比喻、谐音等手法表现求吉纳祥的主题,善于将传统图案格式与花卉鸟兽形象巧妙结合,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代表作有《吉庆有余》《九鱼图》《双龙汇》等。出版有...
查看更多
聂方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6月生,2015年2月去世,湖南省凤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扎(凤凰纸扎)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纸扎工艺世家,自幼随父学习聂氏纸扎。研习几十年,所扎狮子、龙头、罗汉、花篮、花船等惟妙惟肖,各具神采,素享盛名。在保持传统作风的同时,博采苗族印染、雕刻、剪纸、银作工艺之长进行改良。所改进的狮头、龙头轧制构架,以竹丝曲篾增加结构韧性与弹力,使造型兼有传统风采和时代新貌。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入...
查看更多
杨栖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0年6月生,2016年12月去世,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杨氏家庭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杨氏彩塑第四代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13岁随父亲杨维福学习彩塑、壁画、木雕和章雕技艺。在继承前三代传人技艺基础上,多方拜师求教,汲各种民间艺术之长,形成集泥塑、绘画、木刻、章雕、剪纸、烫花为一体的“杨氏家族艺术”风格。从艺七十多年,足迹遍布西北各地,创作...
查看更多
邓兴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0月生,2001年4月去世,湖南省泸溪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踏虎凿花)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群众文化学会剪纸专业委员会理事。自幼随母亲学习踏虎凿花技艺,后师承著名凿花大师黄靠天。注重技艺和图案创新,人物作品注重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泸溪县第二中学任职期间,创作凿花作品三百多件。1992年为县文化局、文化馆加工大批凿花精品。作品多次赴国内外参展并获奖,被湖南省群众艺术...
查看更多
胡敬先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6年8月生,2011年5月去世,湖北省仙桃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仙桃雕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16岁随同乡师父赵炳阳学习雕花剪纸技艺,1956年入沔阳县(今仙桃市)仙桃镇雕花工艺社,参与出口剪纸产品生产。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手艺臻于纯熟,剪纸线条流畅,破功开片严谨;作品形式阳刻与阴刻兼之,表现手法简练细腻。数十年来,设计和雕刻的花样子难以计数。年逾八旬还坚持雕花剪纸,并走街串巷卖花样。注重仙桃雕花剪纸技艺的传承,不仅将技艺...
查看更多
张家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7月生,2011年5月去世,湖北省鄂城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鄂州雕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30岁时师从本村周启墩学习雕花剪纸,并跟随师父走乡串户出售花样,边学边做边卖,博采众长,手艺日益精进。作品题材丰富,构思精巧,刀剪并用,阳纹线条相连,阴纹线条相断,千刻不落、万剪不断,图案平实中富于层次变化,讲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吉祥意境。2011年,受邀参加文化部与北京市政府举办的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
查看更多
杨春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6年5月生,2010年11月去世,河南省卢氏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卢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爱好剪纸艺术,七八岁时跟会剪纸、贴花的大嫂学习,十四五岁已在当地小有名气。其作品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鸟虫鱼和人物等,造型夸张变形,神态活灵活现,纯朴生动,富有想象力。其花草类窗花剪纸构图简约、造型简洁,动物类剪纸大胆夸张、稚拙舒放,表现生产和日常生活以及嬉戏逗趣场景的人物类剪纸则自然生动、情趣盎然。
查看更多
栾淑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11月生,2008年12月去世,山东省栖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烟台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剪纸世家,自幼随祖母和母亲学习剪纸技艺。将剪纸技艺与中国绘画技法有机结合,形成小巧玲珑、细腻美观的独特风格。可在1厘米长的纸上打出三十几个毛尖,被剪纸名家秦世蛟誉为“中国之最”。从艺二十多年,曾获“全国十大金剪刀”称号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颁发的中华剪纸艺术传承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多家机构收藏。
查看更多
范祚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2月生,山东省高密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高密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出身于剪纸世家,自幼随母亲学习剪纸技艺。从艺五十多年,创作作品数以万计。其剪纸具有中国画“大写意”韵味,于对比中见韵律。著有《中国民间十二生肖剪纸》,作品《福寿禄》获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一等奖。多次在国内授课传艺,并走出国门展示,让更多的人领略高密剪纸的迷人魅力。
查看更多
刘诗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5年8月生,江西省瑞昌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瑞昌剪纸)代表性传承人。1947年随姑母学习剪纸技艺,10岁时即剪出绣花鞋鞋面花样,14岁时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凭借兴趣和长期剪纸实践,技巧日臻纯熟,可根据所见所思,不打草稿即惟妙惟肖地剪出来。作品多表现生活中常见的花鸟鱼虫,构图饱满,线条流畅,刀法明快,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农闲时节》《春耕图》被中国农业博览馆收藏。作品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等地展出。雪花题材作品入选《中国雪花剪纸...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