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459)
机构
(0)
政策
(15)
资讯
(1501)
清单
(163)
资源
(415)
学术
(286)
百科
(0)
其他
(7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项兆伦同志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06.02
论坛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项兆伦(2017年5月12日)同志们: 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因地因事制宜,创造性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和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我们十分关注各地的探索和实践,经常通过实地调研和信息交流,深入研究,并在制订政策和部署工作时借鉴吸收。刚才6个省市文化行政部门介绍的经验,让我们很开眼界,很受感动,很受启发,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讲三个部分...
查看更多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6月10日-18日在成都举办
2017.06.02
其他新闻
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和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青羊区人民政府具体执行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将于6月10日—18日在成都举办。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
查看更多
振兴传统工艺的“浙江实践”——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谈非遗保护传承
2017.06.02
论坛
在陆光正大师创作室,工人正在雕刻木器陆光正的木雕作品中国木雕博物馆内展示的传统民居木构件丰同裕染坊的蓝印花布产品在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内,老艺人正在铜器上雕刻花纹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文创商店内展出的铜雕作品王星记扇子厂的工人们正在制作扇面观众在王星记扇子博物馆内参观近日,中国文化报社记者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同行一道,开展“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采访。几天的时间里,记者们走访杭州、桐乡、东阳与乐清四地,聚焦当地...
查看更多
专访吉林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孙桂林
2017.05.31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孙桂林,一级编剧,现任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暨第十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即将盛大开幕
2017.05.25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是我们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 2017年5月24日,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暨第十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廊坊召开。河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梁扉介绍了活动总体情况及亮点特色,廊坊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李克俭介绍了活动筹备情况,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书记杜云生和廊坊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永生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抢救·唤醒·文化自觉
2017.05.25
论坛
摘要:非遗保护越来越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视,这是一件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事。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让国人意识并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仅通过物质文化遗产还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在此工作中,首先是抓紧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举国上下全民一心的效果,在抢救中唤醒民众对自己文化和历史的重视,其最终目的不是商业化产业化,是为了获得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可和自觉,从而让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文化传统鼓舞人心,形成合力共谋全民族的和谐发展。 一 在大众文...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保护任重道远 上海将分类制订量化评估指标
2017.05.23
专题报道
上海非遗专项资金设立5年来,已累计投入3807.6万元,数以百计的非遗代表项目和传承人受到资助。接下来上海将加强对中青年非遗项目后继人才的补助,完善名录和传承人体系,为不同门类、不同保护方式的项目制订不同的量化评估指标。日前,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的发布会上,上海市文广局介绍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一年来的工作成果。位于淮海路附近的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赵子平和他的徒弟正在创作。墙面上的
剪纸
作品《敦煌》是他在敦煌采风后,经过数月潜心创作之后一...
查看更多
浙江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迈入“3.0时代”——“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观察
2017.05.22
专题报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在2016年9月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上,以浙江传统工艺代表性非遗项目为主的各式国礼,让世人领略了中华传统艺术之魅力,更惊艳于号称“百工之乡”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瑰丽。钱塘潮涌,门类繁多、种类齐全的传统工艺,在吴越大地深深扎根、茁壮生长,并在互联网时代再次站上创新发展的潮头,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浙江经验,成为钱塘之畔又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如今,媒体再次把目光聚焦于浙江。5月19日至23日,中国文化报社记者与人民日报、新华...
查看更多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基于非遗社会实践与现象的观察思考
2017.05.19
论坛
摘要:国家的现代化开启了新时代,电话和网络普及、农民工大潮、城乡差距缩小……种种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冲击着传统乡村生活。与此同时,我们国家迎来了文化遗产时代,非遗保护逐渐进入常态化。互联网时代与文化遗产时代的相遇产生了一些列文化现象:文化物流、文化流变、文化融合、文化同质、文化衍生、文化功利……这些非遗传承问题的突显为非遗传承带来挑战。 国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不断实施新政策、新方案,尤其是文化部自2015年开展的非遗...
查看更多
“80后”非遗传承人的探索之旅“非遗进清华”研修成果展亮相佛山,传统工艺尽显青春魅力
2017.05.18
专题报道
3D打印也能制作出花纹繁复、雕刻细腻的佛山狮头?彩灯与陶艺、木版年画与南海藤编跨界混搭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日前在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开幕的“青春非遗,多彩佛山——‘非遗进清华’第五期研修班结业成果展”与公众见面,展品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工艺的想象。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共展出佛山研修班学员与清华导师联合创作的62项、240件作品,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 “非遗进清华”研修班活动是中国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
查看更多
1
198
199
200
201
202
24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