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要闻
传统非遗和创新科技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科技馆里的非遗又有什么新鲜玩法?2023年6月10日将迎来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丰富科普教育的文化内涵,助力增强公众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讲好科技馆特色的非遗故事,展示非遗中的文化与科学之美,北京中国科技馆将在6月6日至6月11日,隆重推出“非遗科普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活动”。本活动是中国科技馆首次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而精心打造,共设置了6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包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6月3日晚,《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一套)晚8点黄金档播出。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旅部共同摄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山西篇在灵石县王家大院景区录制完成。时长90分钟的节目,集中展示了山西省一批非遗项目,25个非遗亮相,向全国展现山西非遗魅力和精湛技艺。节目主持人龙洋,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单霁翔,歌手蔡国庆在灵石县王家大院景区沉浸互动体验,探寻山西省非遗创新之美。满屏的“山西元素”,惊艳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统一部署,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开展河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2023年“非遗购物节”活动的通知》,指导各地策划推出系列非遗展演展示活动,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共享非遗美好生活...
查看更多
要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活态遗产”,包括那些代代相传的传统、社会实践、表演艺术、手工艺技能和自然相关知识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凝聚力,支持建设有韧性、和平和包容的社区。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框架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各国政府、社区和其他相关利益攸关方合作,努力保护活态遗产。 2023年5月15日至17日,2023年中国社区学习中心(CLCs)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提升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美术学院承办的2022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蒙古族刺绣”研修班、“剪纸”培训班落下帷幕,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行结业典礼暨作品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考察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于2019年7月15日到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期间,在赤峰博物馆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非遗集市自治区主场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精神,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融...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2日,云南省第二届“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在同德昆明广场启动,乌铜走银、白族扎染、皮雕、剪纸等非遗项目亮相活动现场,精彩的宣传展示、展销展演活动,让广大群众共享多彩非遗盛宴。 本届“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据悉,“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以“忆美云南·非遗伴礼”为主题,坚持源于非遗、匠心独运,连接生活、贴近消费,传承历史、绽放光彩的宗旨。自2022年创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5月30日,由陕西省文化馆主办,西安市未央区天和新府幼儿园、未央区第四幼儿园与天和新府社区承办,将非遗进校园与“六一”庆祝活动相结合,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欢乐嘉年华”系列活动。 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省文化馆党总支副书记杜俊杰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通过校园教育阵地的传播,可以有效提高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本次活动是陕西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的具体实践活动,并祝贺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度过快乐的节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首播,带领观众走进江苏建湖九龙口旅游度假区淮剧小镇,了解近30项极具江苏特色的非遗项目,感受江苏非遗里的南北交融和水韵吴风。节目播出带动“九龙口”“淮剧”“藕粉圆”等关键词搜索指数暴涨,也让九龙口旅游度假区旅游市场持续火热。这是江苏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非遗“出圈” 景上添花 粮仓艺术中心、沙庄戏苑、淮剧传习社……在九龙口旅游度假区,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富具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被视为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中华文明亘古绵延,一脉相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民众用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 作为非遗大省,山西近年来在挖掘非遗项目内涵、讲好非遗背后故事、传承非遗项目基因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发展路径,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不断扩大“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山西非遗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