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贵州的加榜梯田,不仅是当地民众生产的载体,而且其独特的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摄影:李韵/光明图片)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我国是最早、最积极参与和介入国际非遗保护事务的国家,也是进入世界非遗代表作数目最多的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创造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它由我们的生活传承,也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它包括了我们生命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也包括了我们生存世界的我者与...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关于建档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系列文件中都有表述。2004年,中国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国家立法的层面针对非遗的建档确立了实施主体、建档对象。随着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推进,更多的行动主体加入,其中包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中国唐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柔逗曲。资料图 贵南藏族刺绣、阿柔逗曲、德都蒙古全席、贵德六月庙会……8月起,青海省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播上线,一个个非遗项目或讲述历史,或揭秘制作流程,向观众讲述青海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展播的1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群体广泛,与青海世居六大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青海青稞酒传统酿造技艺)、中医诊疗法(海西民间青盐药用技艺)、贵德六月庙会等项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考察朱熹园、八廓街到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从察看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到点赞非遗项目苗绣、藏毯、沙县小吃,从指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到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开启之际,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传承历史文脉,赓续红色血脉,激发时代活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初夏,在江苏常州东方盐湖城景区,游客张雪莹母女俩身着汉服,在“纸花阵”金坛刻纸非遗展馆体验了一场“指尖上的艺术”。拿着母女二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张雪莹说,“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的非遗体验项目,甚至连入住的酒店都有非遗DIY,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 东方盐湖城景区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25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项目之一,景区打造了金坛刻纸、烙画等非遗展馆,并配套推出一系列演艺、体验项目,让非遗巧妙融入景区。如同在东方盐湖城一样,越来越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记者从福建省文旅厅获悉,近年来福建省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福建全省共有八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名册,其中,南音、妈祖信俗、中国剪纸(漳浦、柘荣)、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闽南民居)、送王船习俗(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共五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7月20日上午,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牡丹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牡丹江师范学院承办,牡丹江市非遗保护中心协办的黑龙江省第四届旅发大会非遗手工技艺展暨“文旅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作品展在牡丹江市图书馆一楼红罗女书画院举行,本次展览展期7天。 图为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选取牡丹江师范学院承办的“文旅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学员作品,技艺类型包括鱼皮、桦树皮、刺绣、麦秸剪贴、剪纸等5项非遗手工技艺,艺术...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21年6月16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支持下,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的指导下,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21长三角传统工艺研修班)”开班啦! 开班仪式...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73期:2021年7月5日—7月18日 1.五部门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 2.天津市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出台 3.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调查工作培训会在兰州举办 4.中国非遗项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个土陶,一根箫笛,一张绣帕,一首歌,一支舞……散落在村寨街坊的活态因子,犹如珍珠般呈现出令人炫目的色彩。作为非遗项目,牙舟陶、玉屏箫笛、苗族刺绣、侗族大歌、枫香蜡染等,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坚定的传承,夯实这片土地的文化根脉。决定非遗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内在的丰富表现,还在于传承的时间能否久远。在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当下,如何让非遗绵延不绝福泽后代,如何让非遗成为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内容,贵州省在非遗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通过理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